益州是现在的哪里(禹贡九州以什么标准分割的)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成都名称从未更改的文章,许多朋友留言说,益州不就是成都吗,怎么没有变名称。今天我就为大家讲一下益州到底是如何而来,益州又包含哪些地方,益州的面积有多大。

天下九州

“州”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用来代指古代中国的“九州”概念。九州起源起于《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亦被称之为“禹贡九州”。

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洪水为患,禹受命治水,他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将高处凿通,低处疏导,让洪水快速通过,最终流入大海。

当然治水成功,并不是大禹一人的功劳,还有其他各氏族首领们的支持和配合,经过13年的治理,江河贯通,洪水注入大海,于是大禹成了夏的首领。各部落首领来朝见大禹,纷纷向他贡献各州的青铜,大禹就用这些进贡来的青铜铸造成了九鼎,中华大地初步形成了“九州”。

那么,这九州,究竟是哪九大板块呢?

九州,就是一个巨大的井田制九宫格,天子居中,八方朝贡。以长江、黄河为两横,江河的上、中、流为三竖,将中国正好分为九大块。

北方三大板块

上游:雍州,今陕西、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内蒙部分

中游:兖州,山东西部与山东河北交界处

下游:冀州,今河北以北。

南方三大板块

上游:梁州,今四川、重庆、陕西以南地区

中游: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

下游:扬州,今江浙一带。

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三大板块

中游: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

上游:豫州,又称中州,今河南。

下游:青州,泰山以东。

因此,黄河、长江之中的地方称为中原,这也是中国之所以叫中国的原因。

益州的由来

“禹贡九州”的规划图被设计出来之时,天下还处在诸侯相争的阶段,这一设计不过是对天下归一的一种展望。不过秦统一六国后,在行政规划上并没有参照“禹贡九州”的设计,而是采用了郡县制。

直到汉武帝元封5年,将全国分为13个刺史部,这一设计理念,算是真正落地了,然而单从数量来看,就知道,汉王朝所设立的“十三刺史部”,并不完全是对“禹贡九州”概念的照搬,一是当时禹贡九州并不包含今天的河套地区,二是汉朝当时的版图显然已经超越了当年“禹贡九州”的面积,所以对于新纳入版图的地区,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无论“禹贡九州”,还是汉朝行政设计上的“州”,其划分的基本原则却是没有变化的,那就是“山川形便”,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地理单元划分。

正如我们在三国中看到曹操击败黄巾军之后,将其部队收编后称为“青州军”,董卓、马超家族的兴起于“凉州”;赤壁之战所争夺的焦点是“荆州”;最终让刘备得以安身立命的地区为“益州”。

所以“益州”这一词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的,而真正令我们熟悉它,却是在三国时期。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说,刘备得益州、荆州二州,便可安天下。而刘备仅靠益州这一地,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说过:“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所以,蜀汉只有益州一个州的说法深入人心。

益州是现在的哪里

以东汉益州为标准,蜀国确实也只有益州这一个州,那如果你以为益州很小,那你就错了,益州其实非常大,是当时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包括今天的四川青藏高原以东、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省的秦岭以南,缅甸的东北部,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

益州对于东汉来讲,算是一个巨无霸一样的存在。益州在最先成立之初的治所在雒县,今天的四川广汉,194年,将州治所迁到成都,所以益州又成了成都的别名,这也是导致许多朋友认为成都曾用过益州这个名字,而事实上,成都的城市名称却从未更改过。

三国归晋后,益州被分割出梁州,包含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青川、江油、中江、遂宁和重庆壁山、綦江等县以东、贵州桐梓等地;到唐朝时期,废除州,郡制,改为剑南道,设剑南节度使,益州这一词就此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以上是 益州是现在的哪里(禹贡九州以什么标准分割的)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