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典故(达摩典故有哪些)

达摩典故(达摩典故有哪些)

1.达摩典故有哪些

历史流传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达摩东来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初见梁武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主张自我解脱。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

’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

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 ’武帝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

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

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神光讲法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

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

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

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一苇渡江 达摩离神光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

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

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

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

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

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

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

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听,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

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

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听责问:“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呼天不灵,呼地不应,悲凄非常,懊悔而归。

一苇渡江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

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

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

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

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少林禅缘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

2.达摩典故有哪些

历史流传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达摩东来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初见梁武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主张自我解脱。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

’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

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 ’武帝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

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

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神光讲法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

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

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

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一苇渡江 达摩离神光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

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

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

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

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

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

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

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听,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

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

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听责问:“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呼天不灵,呼地不应,悲凄非常,懊悔而归。

一苇渡江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

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

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

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

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少林禅缘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

3.请问关于达摩老祖的故事

达摩是印度人,有名的婆罗门族。

公元520年,也就是南朝的时候,他从海路到广州,开始中国之旅。 公元536年。

死于洛滨,葬熊耳山。 传说故事: 传说一 达摩到中国,正是当时的北魏时期。

有一名国师菩提流支,很嫉妒达摩,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

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圆寂。

传说二 就在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害达摩,达摩才被毒死。他的弟子们将他用棺木安葬了。

也就在这一天,北魏的一个去西域的使臣宋云,走到葱岭一带,遇到达摩祖师,还与他问话:“大师,您将法传给谁了?” 达摩祖师说:“你以后会知道的。我要回印度去了。”

又脱下自己的一只鞋给宋云说:“你快点回去吧,你们的国王今天会死去。” 宋云回来后谈起此事,不相信达摩已死。

于是众人打开棺木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子。有人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五十岁。

4.菩提达摩的典故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据说,当他来到洛阳时,看到永宁寺内十分精美的宝塔, 自云: “年一百五十岁,历游诸国”,从未见到过, “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因而“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后到嵩山少林寺,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景德传灯录》卷第三)。在此期间,收弟子慧可,有慧可“立雪断臂”的故事流行于世。

之后,他与弟子继续北行传法(《续高僧传》中称他为“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楞伽师资记》中也有“达摩禅师,志阐大乘,泛海吴越,游洛至邺”的说法)。但同当年在南方一样,是非常得不顺利(其中的道理,另文再谈)。不仅受人“讥谤”,而且还遭到了光统律师、流支三藏等人的人身迫害,竟然六次被毒,最终因中毒不救而死。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起塔于定林寺。但是又传,在他死后三年,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又在葱岭遇到他。见他手携只履,翩翩独逝。当时宋云问他:大师到哪里去?他的回答是:回西天去。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如果宋云所说属实的话,那就有可能是达摩本来就没有死,而是重返故土了(《景德传灯录》中就有他“欲西返天竺”的说法)。 达摩是禅宗大乘派,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武帝不能理解,(因此而面壁静坐反思,后成为弟子犯了本门戒条),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

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5.达摩的来历

达摩,又称达磨,全称为菩提达摩(Bldhidharma,?--528)意为“道法”。

他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也有说他属于刹帝利种姓的。种姓是印度古代的一种社会阶级制度。印度社会共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和农民)、首陀罗(无技艺的劳动者和奴仆,或称不可接触者),可见达摩的社会地位是高贵的,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他自称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徒孙,即是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

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或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他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把他接到南京传法。但是当时南朝的佛教重视讲义理,与达摩的禅宗重坐禅,提倡“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理论不合。于是他便于同年到北魏,开始在洛阳一带游历,传习禅宗。后来入嵩山少林寺。他在少林寺坐禅时,面壁九年,一天到晚默然而坐。他的这种修行方法,又被称作“壁观”。后来传法于僧慧可,死后葬熊耳山。据说他到南京以后,梁武帝同他说佛理,问他:“我修建了这么多佛寺,写了这么多经卷,度了这么多僧人,有何功德”?达摩回答说:“都无公德”。武帝问他“何以无公德”?他说:“这都是有求而做的,虽有非实”。由于他同梁武帝话不投机,于是便离开南京北上。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看来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

“衣钵真传”也是关于达摩的故事,后人把这一成语用于得到老师的真本领的意思。据说达摩有一件棉布袈裟,一个吃饭的钵盂,是从印度带来的。这两件东西,佛门认为是传法的凭证,非常重视。那时有一个原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出家的和尚,叫做僧可,又叫神光。他到少林寺访达摩,希望达摩授予真传。但是达摩闭门面壁,不理他。他便站立在门外不走,以表达自己的诚意。恰好天下大雪,神光站立在雪地不动。到天明时已积雪至膝深。达摩仍不许入室,他用刀把自己的左臂断下,表示求道诚意。达摩问他做什么,他说:“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见他心诚,可以传法,便传衣钵,改名为慧可。这就是“立雪传经”、“断臂传经”的故事。慧可于是取得了禅宗二祖的资格。在少林寺西南少室山半腰的钵盂峰上,有殿房数间,内塑二祖慧可像,据说是他断臂后养伤的地方,所以又名“养臂台”、“觅心台”、“练魔台”等。慧可传下来的衣钵,传到六祖慧能,他是广东人,衣钵也就带到了广东,到了明嘉靖年间,被一个提学副使名叫魏校的焚毁。

据史籍记载,达摩死后,还有灵验。北魏有一个使臣宋云从西域回国时,并不知道达摩已死。路过葱岭(以前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脉的总称,古代中国与西域之间的交通常经葱岭山道)时,见到达摩手里提着一只鞋,向西而去。宋云认识他,便问:“和尚到那里去?”达摩说:“回西天去。”宋云回京,向皇帝报告了此事,皇帝觉得奇怪,便命令把达摩的棺材起出来看。据说,棺材里面只剩下一只鞋了。由此,又产生了达摩“只履西归”的传说。

6.关于“达摩”祖师的传说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

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

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7.历史上达摩有什么传说他为什么要东渡

1、关于神光 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

经九载,欲归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

越三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摩携只履归西方。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

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2、一苇渡江 竹林找到达摩“一苇渡江”石刻 这块“达摩画像石碑”是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的,在碑上,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在画像左侧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字样的文字。

“这块石碑是1491年由80岁的临济宗三十二世住持高僧手绘的,主要描绘的就是达摩当年渡江的故事!”负责恢复和复建南京定山寺的智光法师回忆,在《梁史》和浦口地方志书中,都曾经记载过达摩在定山寺居住的故事。此次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挖掘出定山寺遗址,加上这块明代石刻的印证,“我们可以确认,这里就是1500年前达摩的真正驻锡(居住)地。”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

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

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

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

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3、少林禅缘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

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

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

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

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 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

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

以上是 达摩典故(达摩典故有哪些)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