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典故(赴汤蹈火的故事)

赴汤蹈火典故(赴汤蹈火的故事)

1.赴汤蹈火的故事

1、故事1

东汉末年,刘表占据着荆州,手下的官员韩嵩劝他投降曹操。刘表没有同意,他要韩嵩到许昌探听一下曹操的虚实,以图有机可乘。韩嵩表示,就是让我去跳滚烫的水池,去走熊熊烈火,我也决不推辞。

2、故事2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

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

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己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

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麋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扩展资料:

“赴汤蹈火”主人公:

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时好学,虽贫而不改易其操守。韩嵩知世将乱,故不应三公之命,只与同好数人隐居于郦西山中。黄巾乱起,韩嵩避难南方,刘表逼其以为别驾,转从事中郎。

刘表郊祀天地,韩嵩正谏不从,渐见违忤。后又奉使到许都见曹操,以观虚实。韩嵩回来后,深陈曹操威德,请刘表遣子入质。

刘表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大怒,欲杀韩嵩,然而刘表之妻蔡夫人劝谏道:韩嵩在荆楚地区很有声望,况且他说话坦率,诛杀他是没有理由的,刘表又考杀韩嵩之随行者,知韩嵩并无他意,方才止息。荆州平,韩嵩有疾病,就在所拜授大鸿胪印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赴汤蹈火

2.“赴汤蹈火,再所不辞”有着怎样的典故

应该是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或万所不辞"赴汤蹈火”这则成语的赴是走向;汤是滚水;蹈是踏。

赶汤蹈火,指即使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于践踏,形容不畏艰验,奋勇向前。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

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

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

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

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3.赴汤蹈火这个成语故事的作者是谁

经过整理,可以了解,史上第一个在文集中使用“赴汤蹈火”的是三国的嵇康。原因呢,写过或引用过“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的书籍、典故十分多,下举例说明:

首先,在《墨子》、《荀子》中已出现类似词语,但并未连用。

《墨子·兼爱》:“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兼爱下:“伏水火而死,有不可胜数也”

《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所以,这两本书不是“赴汤蹈火”的成语的故事由来。

其次,从有记载的记录来看,《三国志》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赴汤蹈火”字样的。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其作者是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而嵇康(224年—263年[1] ,一作223—262年),字叔夜 。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所以呢,应该是嵇康第一次说出了“赴汤蹈火”这个词语,并且结合上下文来看的话,其意思也符合后世对这四个字的用法。

到了明朝,大家运用“赴汤蹈火”已经是约定成俗的意思了。比如: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自始至终,寂然无声。乃使执法往报吴王曰:‘兵已整齐,愿王观之,惟王所用。虽使赴汤蹈火,亦不敢退避矣。’”

综上,这个“赴汤蹈火”成语故事的作者是:三国·魏·嵇康。

希望对你有帮助。

4.赴汤蹈火来历

成语:赴汤蹈火 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 解释: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示例: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第十五回) 近义成语:出生入死 反义成语:贪生怕死 灯谜面:“烫”,谜底:“赴汤蹈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英文: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故事: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看到各地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政权,建议汉景帝削减他们的势力,防止他们作乱,因此得罪了诸侯。晁错父亲劝晁错注意明哲保身,晁错说:“只有大家赴汤蹈火,才能保家卫国。”

常用程度(1:最小;3:最大):3。

5.成语故事

【成语】: 赴汤蹈火【拼音】: fù tāng dǎo huǒ【解释】: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

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故事】: 西汉时,晃错曾是太子刘启的老师。刘启即位后,升任晃错为史大夫。

由于汉景帝非常尊重晃错,对晃错的话是言听计从。晃错主张削弱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使许多诸侯怀恨在心。

其中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兵反叛,把矛头直接对准晃错。景帝为了缓和危局,竟把晃错处死了。

晃错曾说:对能打胜仗和坚守城池的人要提拔;对攻破敌阵的人要奖励。这样将士才能奔赴汤池,投人烈火也在所不惜。

这个成语比喻奋不顾身,不畏艰险。

6.成语赴汤蹈火的来历

不避危险。

一般作谓语。[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出生入死”:“长而见羁:踩;不能读作“pū”;蹈;不能读作“tāo”。[辨形] 蹈;不能写作“滔”或“倒”。

[近义] 出生入死[反义] 贪生怕死[用法] 比喻奋不顾身;赴汤蹈火。”[正音] 赴;走向;汤:开水。

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语出]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则狂顾顿缨;蹈;都表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释义] 赴;在程度上重于~:去。投入沸水;踏上烈火。

以上是 赴汤蹈火典故(赴汤蹈火的故事)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