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两处旅游胜地的地貌特征对比)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

1、主要营力不同

雅丹地貌,主要营力是风力的侵蚀;

丹霞地貌,主要营力是流水冲刷与重力崩塌,当然也有风力的作用。

2、分布区域和范围不同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侵蚀所形成;

丹霞地貌,我国广泛分布,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湖南、甘肃等省份。

3、颜色不同

雅丹地貌,多为黄、白颜色;

雅丹地貌,红色特征,很明显。

4、组成上来看

雅丹地貌,组成上主要是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

丹霞地貌,是于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砂砾岩。

5、外表形态来看

雅丹地貌,主要形态有风蚀柱、风蚀残丘、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等;

丹霞地貌,主要形态欧意宝塔状、柱状、棒状、方山状等。

综上,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主要区别见下图:

总结: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从形成原因来说,“风蚀雅丹,流水丹霞”;从色彩外形上看,雅丹多为土色,丹霞多为红色;从分布范围来说,雅丹在北方极干旱区,丹霞在南方最多。

地理学中的丹霞是指“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远古造山运动形成的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化作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悬崖,即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赤壁丹崖”。“丹霞地貌”命名来源于韶关丹霞山,所以韶关丹霞是“丹霞地貌”的祖宗,但要论色彩丰富,还是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

何谓“雅丹”?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中亚与西藏》中,将在罗布泊周围发现的大面积土丘地貌据当地维吾尔语音译为“雅尔当”(Yardang),后经中国学者转译而成“雅丹”,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地理名词,指分布于极端干旱或者部分干旱地区的一种奇特的以风蚀作用为主的地貌。

雅丹地貌是约十万年以来,风、水为主要营力侵蚀第四纪沉积物的结果,其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地质基础,必须有湖泊沉积层;二是外力侵蚀,即沙漠中定向风吹蚀和流水侵蚀。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虽然有点像孪生兄弟,但形成过程完全不同,有人概括为“风蚀雅丹、流水丹霞”,丹霞比雅丹更为古老。“雅丹地貌”代表是敦煌魔鬼城,新疆乌尔禾魔鬼城。“丹霞地貌”代表是韶关丹霞山和张掖七彩丹霞。

以上是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区别(两处旅游胜地的地貌特征对比)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