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池塘养殖青鱼的技术
青鱼又称青鲩、螺蛳青、黑鲩、钢青,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体型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乳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属底栖性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成鱼阶段喜食螺、蚌、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各种配合饲料。
青鱼个体大,肉厚,多脂,味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每100克肉含蛋白质19.5克、脂肪5.2克,并含有大量维生素和锌。它是淡水鱼类中的上品,在四大家鱼中肉质最好,经济价值很高,青鱼无公害养殖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养殖环境要求 养殖环境包括大气环境、鱼类生长水域环境和渔业水源水质等,养殖环境必须符合国标《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渔业水质标准》(GB/T11607-89)、《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 1. 养殖水域选择 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2. 清除池塘多余淤泥 淤泥是由生物尸体、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有机物和泥土沉积物组成。它们通过细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向水中溶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养分。但是,淤泥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和硫醇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影响青鱼的健康和生长。因此,应除去多余的淤泥。具体措施就是每养殖一二年,排干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同时让池底暴晒和冰冻,杀死害虫、寄生虫和致病细菌。 3. 池塘水体消毒 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部分细菌性疾病,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常用消毒剂及其用量如下:①用含量为每升200 毫克~250 毫克的生石灰带水清塘,或用含量为每升20 毫克~25 毫克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消毒;②用含量为每升20毫克的漂白粉带水清塘,或用含量为每升1.0毫克~1.5毫克的漂白粉水全池泼洒消毒;③用含量为每升0.3毫克~0.6毫克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全池泼洒消毒;或用含量为每升0.2毫克~0.5毫克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全池泼洒消毒。 4. 水质管理 水环境是青鱼在池塘中生活、生长的基础,各种养鱼措施也都是通过环境作用于鱼体。因此,水质管理是青鱼无公害养殖的“桥梁”。要保证池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和营养盐丰富;池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之间。水中的溶氧量大于4毫克以上,pH值为7~8.5,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二、苗种的培育 青鱼苗种的生产与引进要符合我国《渔业法》、《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GB9956—88)和农业部颁布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用于繁殖的亲本必须来源于原良种场,质量符合《青鱼、草鱼、鲢、鳙亲鱼》(GB/T5055—1997)的标准。生产条件和设施应符合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苗种质量须经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检验检疫。 1. 苗种的选择 青鱼苗种的优劣可以根据出塘规格的大小、体色、苗种的活动情况以及体质强弱来辨别:优质青鱼苗种应符合《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出塘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有光泽,行动活泼,受惊后迅速潜入水底,抢食能力强。进行抽样检查时,苗种在白瓷盆中狂跳,身体肥壮,鳍条完整,无异常现象。反之就是劣质苗种。 2. 苗种的培育 根据青鱼苗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的不同要求,可划分成2个阶段进行培育。①鱼苗阶段。投放出膜3天~5天的水花,放养密度每公顷100万尾~150万尾,池塘面积以1334平方米~2668平方米为宜。下塘后第1天~第10天喂豆浆,其中前5天每公顷30公斤,后5天每公顷40公斤,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天~7天加水15厘米~20厘米,到夏花出池加至1.3米~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二三次密集锻炼。②鱼种阶段。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放养时间是夏至以前,面积以2000 平方米~4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 米~2米,青鱼每公顷放8万尾~10万尾,鳙鱼每公顷放1.8万尾~2万尾,鲫鱼每公顷放0.5万尾。先用少量精料引诱青鱼到食台,然后每天喂豆饼浆2次,每次每万尾喂豆饼浆二三公斤;规格达5厘米后混投菜饼,7厘米后改投浸泡的菜饼或豆饼;规格达10厘米后混投轧碎的螺蚬,开始每万尾喂30公斤,以后逐步增多。 投饵要实行“四定”。定点:在食台或食场投喂;定时:每天2次,上午8时~9时,下午2时~3时;定质: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优质新鲜的饵料;定量:每次投喂以1.5小时吃完为准,每月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比例:6月占4%,7月占15%,8月占23%,9月占25%,10月占15%,11月占10%,12月占4%,1月~3月占4%。食场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卫生。经常注水,控制肥量适度,溶氧充足。每天早晚巡塘2次,仔细观测,根据情况安排生产,发现病害及时治疗。 三、成鱼养殖 1.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水深保持在1.5米~2.5米,面积3335平方米~6667平方米,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阳光充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鱼种放养前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经冰冻曝晒数日,加水30厘米,然后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对水后全池泼洒,隔二三日经过滤注水后,每667平方米再用茶籽饼50公斤浸泡一昼夜后泼洒。同时要求具备动力电源,每2000平方米~3335平方米水面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投饵机1台。 2.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要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过滤注水,防止野杂鱼混入池内。鱼种宜在2月底前后放养结束,因此时水温较低,鱼的鳞片较紧,拉网、搬运等操作鱼种不易受伤。每667平方米放养尾重1公斤的二龄青鱼种200尾~250尾,搭配尾重0.3公斤的鲢鱼种100尾、鳙鱼种50尾和尾重0.05公斤的乌鳢鱼种20尾。鱼种入池前用硫酸铜(每平方米用量8克)和漂白粉(每平方米用量1克)合剂浸浴20分钟~30分钟,或用3%~5%的食盐水消毒15分钟。 3.饲养管理 ①饲料的选择。饲料要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NY5072-2002)和水产养殖的行业标准。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养殖,并填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表。饲料要求色泽一致,无异味,无发霉、变质、结块的现象,呈颗粒状,表面光滑,熟化度高。饲料不能过于松散,对水稳定性要求在20 分钟不溃散。同时要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营养价值需求也不同。鱼种阶段一般选择蛋白质含量在35%~45%;成鱼阶段一般选择蛋白质含量在28%~41%。
②饲料投喂。用木板、竹板搭建一个向池中心延伸三四米的投饵台,以驯化方式使青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集结到投饵台用投饵机定点投喂。日投饵率可按3月占鱼体重的1.5%、4月占2.0%、5月占3.0%、6月占4.5%、7月占5.5%、8月占6.5%、9月占5.0%、10月占3.0%、11月占2.0%执行,并视水温、水质、鱼生长和吃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投喂三四次。每次投喂让鱼吃七八成饱。均匀投喂,投喂持续时间控制在30分钟~45分钟。
③日常管理。巡塘:每天必须早晚巡塘,检查水质,观察鱼情。增氧:6月~9月,晴天中午开增氧机一二小时,阴雨天半夜开机,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6月每隔15天~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5公斤~20公斤)。
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渔用药物的使用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养殖,并填好《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表。 1.鱼病的预防 4月底5月初和9月~10月鱼病多发季节,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用量为每升0.5毫克,预防杀灭锚头蚤、中华蚤等寄生虫。2天后再用含氯制剂(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三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和二溴海因等)全池泼洒1次,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自5月中旬起至8月底,每月2次,用生石灰与含氯制剂交替全池泼洒,预防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发生,生石灰含量为每升20毫克~30毫克。 2.药物治疗 青鱼鱼苗、夏花阶段常寄生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鱼病;乌仔阶段可发生跑马病;青鱼鱼种常感染病毒性出血病;青鱼大规格鱼种和一二龄成鱼易患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发现鱼患病,立即确诊治疗。
以上是 无公害池塘养殖青鱼的技术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