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划分为四季,每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节又称仲春,这便是中秋节的来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及民间习俗,我希望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此谓中秋佳节。在我国古农历历法把处于秋天中间的八月, 称呼“仲春”, 因此中秋佳节也叫“仲秋节”。
中秋夜,月色洁白,古代人把圆月视作阖家团圆的象征,因而,又被称为八月十五为“阖家团圆 节”。自古以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离合悲欢”,客居他乡的游子,更 要以月来寄予情深。唐代诗人李白的“仰首望明月,低下头思 家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 我都”等诗词,全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风俗习惯。古代帝王有春季祭日,秋季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是有中秋节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胜于祭月,严肃的祭拜成了轻松的 欢喜。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在唐朝顶峰,很多诗 人名作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朝、明朝、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主题活动更具有经营规模。在我国全国各地迄今遗址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名胜古迹。北京的“月坛”便是明万历年 间为皇室祭月修建的。 每每中秋节月亮冉冉升起,于室外设案,将月饼、番石榴、大枣等瓜果蔬菜供于案几上,拜月后,一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看明月。如今,祭月拜月主题活动已将经营规模 盛大游戏、绚丽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设备主题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风俗习惯,月饼代表着阖家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朝之后愈来愈考 究。苏轼有诗写到:“小饼如嚼月,含有酥和饴”,清代杨光辅写到:“月饼饱装桃饺子馅,冰淇淋甜砌绵白糖霜”。来看那时候 的月饼和现在已甚为相仿了。
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使用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宰相镇牛淆,中秋夕与上下微服私访泛江”的记载。直至唐朝初年,中秋才变成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述有“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中秋节的风靡起源于宋代,至明朝清代时,已与元旦节并称,变成我国的关键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仅次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杭州西湖游玩志余》上说:“八月十五谓中秋节,民俗以月饼相赠,取阖家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之中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荷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婆家,曰团圆节。中秋节夜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有烙“阖家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代表阖家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白芝麻、桂花树和蔬菜等,受压月亮、桂花树、小兔子等图案设计。祭月以后,由家里年长者将饼按总数分切成块,每个人一块,如有些人不在家即向其留有一份,表明阖家团聚。
中秋佳节时,云稀雾少,月光洁白光亮,民俗除了要举办赏月、祭月、吃月饼祝愿阖家团圆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有些地方也有舞草龙,砌宝塔面板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各样当季水果坚果都是中秋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谷完善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公。中秋节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吃月饼
月饼有“菏叶”、“金牛”、“玉兰”这些美称。代表着阖家团圆,大家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类,用它祭月、赠予亲朋好友。
观潮
古时候,浙江省一带,钱塘江大潮可谓又一中秋节盛会。
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杆以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空,别名“树中秋节”或“竖中秋节”。
赏月
这也是古代人雅与俗同好的一件快事。有钱人多自搭彩楼,好暇日则或登于山、或泛水,又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墨客作诗,俗士讲古,通常没日没夜。
吃鸭子
云南的仫佬族注重在这一天买烙饼,杀鸭子。南京的哪些南京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销量更旺。假如你哪些都没找到,拎一只麻辣小龙虾回家吃,可能味儿也不赖。
吃田螺
民俗觉得,中秋节石螺,能够清目。后核查,田螺肉所含的维生素D也是双眼视黑色素的重要化学物质。由此可见此观点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些人强调,中秋节前后左右,是石螺空怀的时候,腹腔无小螺,因而,肉质地尤其肥嫩。现如今在广州民俗,不少家庭在中秋期内,都是有炒田螺的习惯。
中秋节的别名
1、仲秋节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此谓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划分为四季,每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在我国古农历历法把处于秋天中间的八月,称呼“仲春”,因此中秋佳节也叫“仲秋节”。
2、八月节
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前一天,灭族男女老少都需要穿着刚装,齐聚在村子的地坪上。听说,年轻男女的歌舞表演主题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3、追月节
有些地方将中秋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市、台州市、宁波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有温、台、明三州时,为防护清朝士兵和朱元田的围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节、八月十六为中秋节”相关。这一天欢乐,被称作“追月”。
4、兔爷节
北京老字号中秋佳节祭月供着兔爷的习俗,京都中的老少爷们儿也把这一天称为“兔爷节”。兔爷是北京独有的民俗神,崇文门外花卉市场街道的灶君庙认为是兔儿爷的片马镇,一到农历八月,买兔爷的人们便源源不断。
5、月夕
古代人以季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此相对应,又被称为仲春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光亮,那也是叫“月夕”的原因之一。
6、玩月节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节”条称,“中秋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俗争占酒店玩月”。古时候,中秋佳节,大家有月下去玩、摆宴赏月的习俗,因此又被称为“玩月节”。那一天,“闾里少年儿童,连宵玩耍。夜市街骈阗,对于精通。”皇室还会继续举行“中秋节晚会”。
7、八月会
八月会也称“调声节”,流行于海南省儋州市。每一年农历八月十五,栽种男人女人青年人汇聚镇里,互送香糕、月饼、花巾、彩扇、吊带背心等。一群群,川流过市。夜里拥出村头。到预订结合场所,开展经营规模盛大的调声对歌主题活动。
8、拜月节
我国人民古时候就会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据说古时候赵国丑女人无盐,幼年时曾虔敬拜月,长大以后,以出色品行进宫,但没被临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君王在月光下见到她,认为美丽的人出色,后立她为王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
9、女儿节
民俗拜月,每每圆月升起的情况下,每家在小院中迎着月光摆设供桌,按风俗习惯多见全家人女性祭拜,即便是走娘家暂居的媳妇到时候也必须回到婆婆家过中秋节,北方地区民俗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送灶神”的俗语,所以又把中秋佳节称为女儿节。
10、团圆节
中秋夜,明月万里晴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作为阖家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做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而,中秋佳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以上是 中秋节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