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又回来了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和日本农协有啥区别?

最近朋友给我转发了一个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招考公告,跟我说供销社又重出江湖了。

随后便看到各大自媒体关于此新闻的刷屏,很多人围观热论。毕竟,“供销社”一直与大家认知中的“计划经济”是紧密绑定的。相信也有不少小伙伴有着坐在二八杠自行车后座上和爹妈一起去供销社买东西的儿时记忆。

供销社又回来了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和日本农协有啥区别?

“供销社”这个词的确太久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用词中了。一说起它,“农村公社”、“粮票”、“布票”、“肉票”等词都袭来了。尤其是五六十年代那些人,记忆跟着一起回到了那个物资匮乏,均分主义,集体主义的年代。

其实,供销社从未走远,并没有远离农村。只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一代都在往城市中迁移。太多的商贸模式以及科技新事物替代了农村旧有供给模式,各种生活超市也都在乡镇扎根替代,供销社这个词被淡化了而已。

供销社又回来了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和日本农协有啥区别?

这些年来,供销社一直在三农领域深耕,粮食、种子、农业、化肥等和农业相关的产业都是供销社在经营。这些与饭碗相连的各类产业,市场很大,足有万亿规模,并不像我们理解的消弭于世了。

如今重提并扩建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

振兴乡村

美元加息搅动全球金融风云,导致全球陷入滞胀危机。美国打破世界原有秩序,强势开启逆全球化,地缘危机动荡之下,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经济极大可能由滞胀滑入萧条。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主要负责产能输出,当海外需求萎缩,内循环就要顶上。

所谓乡村振兴,其实是全民扶贫,消灭赤贫的升级版。让农村振兴起来,数亿的农村人口财富水平再迈上一个层级,内部消费也就起来了。

或可这样理解,过去是农村哺育工业,工农剪刀差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

现在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我们要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上重点发力,最终带领农民致富,最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最重要的是,农村是民生保障的根据地。

大疫已是三年,让每个普通人都充分认识到,粮食等基础物资才是生命的本源,比工业类生活用品重要多了。

美国搞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让每个关注新闻的人,以及一些陷入贫困饥饿的国家和人民认识到,粮食是一种武器,粮食是国之根本。

三农领域必须由国有力量去引导和把控。

我们也需要更加乐观一点,现在的中国农村有着美国所不能比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很多偏远的贫困县和农村,都通了高速公路,高铁,信号塔等。全面实现了通信全覆盖,交通全链接。

而美国的通信运营是私人资本控制,不肯往没有利润的农村架设通信网络,他们出了城市就没有信号了,只能固话联系。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乡村提速的这条赛道上,已经具备了起跑追赶直至超越的基本条件。

我们一直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如美国那般的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将全面开启追赶、超越农业强国的步伐。

所以说,现在的供销社和我们认知中的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它再次走入全民视野,绝不是要把大家拉回计划经济,而是带领农业走向市场经济,把农产品收入,农业相关产业链拔高一个层级。

过去的粮食收购,农民补贴,农田种植作物引导等这些工作,供销社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如今国家要做的,则是进一步扩大供销社的运营功能。

比如说扩大供销社的覆盖面,扩大其运营范围,往一些偏远、贫困农村地区拓展。

比如说供销社统一收购当地特色农产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工生产,并利用自己遍布全国的网点对接市场销售。

比如说供销社还要承担起平抑物价,调节民生物资供需平衡的重担,起到稳定市场压舱石的作用。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日本的农协模式,比上述举得例子覆盖的更多。我们是不是要往日本农协的方向发展?

有极大可能是的,这个也是三农领域专家温铁军一直倡导学习的。

众所周知,日本的农产品普遍比较贵,主要就是因为有日本农协在后面做推手。

日本农协是日本农业农民的协会,算是农业生产大管家,指导社员每年种什么、怎么选品种、怎么种。然后到了收获季节,农协又对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加工、分拣、包装和销售。

这其实和我国古代管仲的那个“盐铁专营”差不多,“专营”不是“国营”,就是“山海国有”允许民间经营,但必须由国家统购统销,方便控制基础民生物资价格。往国内卖,质优价更廉,往国外卖,翻个好几倍利润,商人赚了大钱,国家赚了财政。

日本的农协还是日本农业科技的推动者,日本之所以农业科技发达,与农协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和推广分不开。而且农协业务范围之广超乎人们想象。

它可不仅是指导农民种植,提供农业产业链上的各种基础产品,它还能像金融机构,也就是银行一样为农民提供存贷款,也能像保险公司一样为农民办理保险,甚至还负责农村婚丧嫁娶等等,根本就是农村农民生活一条龙服务的全面展现。

在鼎盛时期,日本农协就是一个以农业农民为核心的巨无霸公司,准社员达到了900万人,拥有日本第一大企业集团,第一大银行集团,第一大保险集团,第一大医疗集团和第一大供销集团。

咱们供销社总社及其全国分点,未来应是超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的最终目标,其实是要与国际四大粮商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粮食是一种武器,粮食战争从古至今从未停过。

尤其是这两年,极端气候,疫情影响,地缘战争,美元潮汐等等,每次收割下去,全球就有无数人口陷入饥饿,不少国家被欧美粮商绑架,全国财富被无情收割。

有了供销社及后续发展,我们农村产品的价值就能得到保障,农民也有了发声的代言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这不是说以后我们就要吃高价粮,而是在供销社的统收统购和农业科技推广下,农民得到更多权益保障,城市供给端更加充足且均衡,超市物资价格反而波动更少,更加平稳。

在过去这些年,虽然有民企资本介入,但是农民得到的好处只是农产品收购得到保障,农民收入并未有效增加。

还有就是缺乏系统的种植指导,很多人都是根据今年的行情去决定明年种什么。第二年一窝蜂地加大供给,农民自己把自己的农产品价格给打低了下来,这种现象简直无处不在。

比如说今年大蒜供给少,加上一些资本囤积炒作,价格大涨。第二年某区农田几乎都成了大蒜,价格一下子低到土里,农民总是赶不上高点,追着价格曲线跑,收入完全不见长。

真是参考日本农协的模式发展,我国供销社模式后续也有可能承担起一些农村种植指导,农村金融,农村养老,农民保险以及医疗负担。现在农村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最低只有100块钱,城乡差距巨大,农村老无所依成了很多年轻人逃离的重要原因。

年轻一代,愿意留守土地做农民的人,越来越少。而大城市中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以及就业内卷又淘汰了很多人。

这些年轻人,有就业的地方没有根,有根儿的地方难以融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走到哪里都像是个边缘人。就业,医疗,社保,教育资源不均衡,所以逃离农村与逃离都市的大型连续剧同时上演。

随着供销社模式的加速发展,农村就业和养老将得到更好保障。有了这些改进,中国国内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力很快就能凸显。

所以,建立供销社,本质可以理解为给农村农民发钱。第一步是实现乡村振兴,扩大农村就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最终一步是为了实现国内大循环。

以上是 供销社又回来了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和日本农协有啥区别?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