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senck倾向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理论(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提出的以人格结构层级说和三维度人格类型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行为和行为群有机组织而成的层级结构。最低层是无数个具体反应,是可直接观察的具体行为。较高层是习惯性反应,它是具体反应经重复被固定下来的行为倾向。再高一层是特质,是一组习惯性反应的有机组合,如焦虑、固执等。最高一层是类型,是由一组相关特质的有机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对人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他通过对人格问卷资料的因素分析研究,确定了人格类型的三个基本维度。根据外倾性维度可以把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情绪稳定性可以把人格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根据心理变态倾向可以把人格分为精神失调型和精神整合性。相对于其他以因素分析法编制的人格问卷而言,它所涉及的概念较少,施测方便,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量表之一。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个维度的理论编制的。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E维度:内—外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N维度: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P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sm)。该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各量表的意义如下:
E量表(内—外向)
:测量性格的内、外倾向。N量表(情绪稳定性)
:测量情绪的稳定性。上两个量表均为双极量表,也就是说分数高与分数低都有意义,但两极之间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界,只有程度的区别。如E量表分由低向高的变化,代表由内向转外向的一种程度上的变化,非常内向——内向——比较内向——内外向平衡——比较外向——外向——非常外向。
P量表(精神质)
: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此量表为单极量表,即:只有P分高时才有意义,P分低被认为是正常。L量表:
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原本为一个效度量表,测查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特征。L分的高低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成人: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儿童: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性别:女性偏高;与民族有关等。EPQ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还将N维度和E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粘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四种人格特征,各型之间还有移行型。
各维度的典型描述
内外向个性维度首先是荣格根据精神动力学理论提出来的。艾森克以实验室和临床依据为基础,研究 E 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强度之间的相关, N 因素与植物性神经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相关。艾森克认为遗传不仅对 E 和 N 因素有强烈影响,而且也与 P 维因素有关。艾森克认为,正常人也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高级神经的活动如果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向病理方面发展,神经质可以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质可以发展成精神病。因此,神经质和精神质并不是病理的,不过有些精神病和罪犯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 量表发展较晚
其项目是根据正常人和病人具有的特质经过筛选而来的,不及 E 和 N 量表成熟。 L 量表是测验受试者的“掩饰”倾向,即不真实的回答,同时也有测量受试者的纯朴性的作用。划分有无掩饰的标准,要看所测样本的一般水平以及受试者的年龄。
E量表
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分数超过61.5,表示典型外向性格,分数在56.7~61.5之间为趋向外向,分数在43.3~56.7之间为中间型,在38.5~43.3之间为内倾,分数低于38.5,为典型内向。
典型外向(E分特高):爱交际,喜参加联欢会,朋友多,需要有人同他谈话,不爱一人阅读和作研究,渴望兴奋的事,喜冒险,向外发展,行动受一时冲动影响。喜实际的工作,回答问题迅速,漫不经心,随和,乐观,喜欢谈笑,宁愿动而不愿静,倾向进攻。总的说来是情绪失控制的人,不是一个很踏实的人。
典型内向(E分特低):安静,离群,内省,喜爱读书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倾向于事前有计划,做事关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不喜欢兴奋的事,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踏实可靠。价值观念是以伦理做标准。
N量表:
亦称神经质量表。表示情绪是否稳定,分数高于61.5,表示情绪不稳,有焦虑、紧张、易怒、睡眠不好、躯体不适等症状。低于56.7为情绪稳定的人。
典型情绪不稳(N分特高):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睡眠不好,患有各种心身障碍。情绪过分,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由于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影响了他的正常适应。不可理喻,甚至有时走上危险道路。在与外向结合时,这种人是容易冒火的和不休息的,以至激动,进攻。概括地说,是一个紧张的人,好抱偏见,以至错误。
情绪稳定(N分特低):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弱,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快平复下来。通常是平静的,即使生点气也是有节制的,并且不紧张。
P量表:
亦称精神质,表示心理是否正常。如果分数超过61.5,表示精神质非常明显,在56.7~61.6之间为倾向精神质,分数低于56.7以下属正常范围。
P分特高:独身,不关心人。常有麻烦,在哪里都不合适。可能是残忍的,不人道的,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敌意,即使是对亲友也如此。进攻,即使是喜爱的人。喜欢一些古怪的不平常的事情,不惧安危。喜恶作剧,总要捣乱。
L量表:
测查受试的掩饰程度。L分大于60即为无效。
艾森克认为,许多特质都与两个维度有关。一个是“内向——外向”;另一个是“稳定——不稳定”。不同类型的人格特点和古希腊时期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种基本特质类型是相对应的。根据人格的两个维度,艾森克把人分成四种类型,即稳定内向型、稳定外向型、不稳定内向型与不稳定外向型。稳定内向型表现为温和、镇定、安宁、善于克制自己,相当于黏液质的气质;稳定外向型表现为活泼、悠闲、开朗、富于反应,相当于多血质气质;不稳定内向型表现为严峻、慈爱、文静、易焦虑,相当于抑郁质气质;不稳定外向型表现为好冲动、好斗、易激动等,相当于胆汁质气质。
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又称神经质),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有男女常模。P、E、N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L则上升。精神病人的P、N分数都较高,L分数极高,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由于EPQ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 ,因此它也是验证人格维度理论的根据。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如下:
内外向(E)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N)
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P)
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L)
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测验的实施
测验材料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由英国艾森克(H.G.Eysenck)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最早于1975年出版。我们这里选用的是龚耀先教授1983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版。
EPQ分为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说谎(L)四个量表,均为88个项目。一个项目只负荷一个维度因素,P、E、N和L量表在成人和幼年问卷分别包括23、21、24、20个项目和18、25、23、22个项目。
适用范围
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至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均可以使用。
施测步骤
发卷后向被试者说明方法,便由他自己逐条回答。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每一个项目一定要作一回答,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
测验的记分
记分时,首先统计出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粗粉,然后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
剖析图分析:在中国修订版的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剖析图,一个是EPQ剖析图,一个是E、N关系图,据此可直观地判断出被试的内外向性、精神质以及情绪稳定性,还可判断其气质类型。
EPQ量表剖析图
E和N的关系图
结果的解释
根据标准差的面积分布,得知M±0.67SD所占面积约为全体的50%,M±1.15SD时约为全体的75%。因此规定各量表的T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各量表的T分在38.5~43.3分或56.7~61.5分之间为倾向型,而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
以内外向为例,T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T分在38.5~43.3分之间为倾向内向,T分在56.7~61.5分之间为倾向外向,T分在38.5分以下为典型内向,T分在61.5分以上为典型外向。P、N、L量表类推。
另外,根据被试者得分的所在象限还可了解其气质特点。
相关知识
关于艾森克人格问卷
我国修订的EPQ有多种版本,北方地区有陈仲庚等人的修订本,南方地区有龚耀先、刘协和等人的修订本,其中龚耀先教授主持修订的儿童问卷和成人问卷各由88个项目组成。
EPQ按E(内向-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和L(掩饰性)四个量表记分,前三者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L是后来加进的一个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被试的社会朴实或幼稚水平。
一般结果认为,此量表的项目较少,易于测查,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的情况,被认为是较好人格测定方法之一。
EPQ的发展及理论
EPQ是从艾森克以往的几个个性调查表发展起来的。首先是Maudstey医学问卷(MMQ,1952),有40个项目,主要调查神经质(N);其后是个性调查表(MPI,1959),由E量表和N量表组成;1964年在上述N和E量表外再加上L量表(Lie,掩饰,虚假)成为艾森克个性调查目录(EPI)。1975年再加入P量表(精神质)成为现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认为正常人也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高级神经的活动如果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向病理方面发展,神经质可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质可发展成为精神病。因此,神经质和精神质并不是病理的,不过有些精神病和罪犯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各量表的高低分意义(二级问答题)
E(内向-外向):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N(神经质):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P(精神质):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注意事项
每一项目只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个“是”或“否”,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不可遗漏任何一题的回答。
在问卷上印有指导语,在实施时必须让被试者读懂指导语。
以上是 eysenck倾向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