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象山县属于哪个市的(象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象山县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位于东海之滨,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

象山县位于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省首批“无违建县”、省“大禹鼎”、省示范文明县城、省园林城市、省森林城市、省“平安金鼎”、省食品安全县、省首批信用县等荣誉称号。

我国象山县属于哪个市的(象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春秋时,象山为越国鄞地。战国时楚火越,一度属楚。秦属鄞县。汉为鄞县、回浦(后改章安)两县地。晋时分属宁海、鄞县。隋代为句章、临海两县地。唐初分属宁海及部县。

唐神龙元年(705),监察御史崔皎奏请朝廷析台州宁海、越州鄮县地置象山县。翌年,象山县立,属台州,设县治于彭姥村。因村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广德二年(764)改隶明州。

南宋绍熙五年(1194)升明州为庆元府,元时改庆元路,象山均为属县。至正十五年(1355),方国珍攻占庆元,象山亦被攻占。方降明后,明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又改为宁波府,象山历为属县。二十年后,昌国卫移至本县东门岛。二十七年,以东门悬海,又移至后门山(即今昌国乡驻地)。

清沿明制,象山属宁波府。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张得胜部攻克象山,次年四月撤去。宣统三年十月,武昌起义胜利,象山于同月二十一日光复。

民国初,象山属会稽道。县南之南田,明时与定海、玉环同为“封禁之地”。清光绪元年开禁。宣统元年(1909)置南田抚民厅,辖南田、高塘、花屯、坦塘、对面山、檀头山、南渔山、北渔山8岛。

民国元年(1912),废抚民厅,设南田县,治樊屯,亦属会稽道。同年4月,浙江省临时议会决议,将象山东溪岭以下地划归南田,并于5月迁治石浦。翌年3月取消划并,回治樊吞。

民国21年10月,象山、南田改属浙江省第五特区行政督察区。

民国29年7月,裁南田县,所辖8岛与临海、宁海近三门湾地合置三门县,隶台州。

民国31年,日军进犯县城,县政府撤至宁海县茶院,后迁回本县牌头,民国34年8月回治丹城。翌年8月,县改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8日,象山解放,属宁波专区。

1952年4月,南田8岛从三门县划归象山。

1954年4月,象山转隶舟山专区。

1958年10月,宁海撤销建制,并入象山,县改属台州专区,县治初迁沥洋,后移宁海城关镇。

1959年1月,台州专区撤销,象山回属宁波专区。

1961年10月,复置宁海县,象山还治原境,县治迁回丹城镇,仍属宁波专区。“特殊时期”中,宁波一度称地区,象山隶属不变。

1983年7月,宁波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象山为其所属县。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相继成立东山、西沪、靖河、石浦4区,乡镇位置未变。

1950年5月,改东山区为大徐区,西沪区为墙头区,靖河区为南庄区。同年9月,又增设新桥区。

1951年年初,全县设5区、77乡镇。

1951年2月,爵溪乡改为区属镇。7月,置石浦盐区,辖东门、番头、金星、横屿、五爱、延昌、石浦7个乡、镇。9月,原石浦区改称昌国区,石浦盐区改称石浦区。10月,丹城升为县直属镇。

1952年3月,南田自三门县析归象山,置南田区,辖高塘、杏港、珠门、鹤浦、湾塘、文山、南田、四都、檀渔、坦塘10乡。不久,南田区檀渔乡划属石浦区;坦塘乡划归定山区。1952年6月,昌国区改称定山区。翌年8月,新桥区镜田乡划归定山区。10月,石浦、爵溪升为县直属镇,延昌乡并入石浦镇。至此,全县7区、3镇、82乡。

1956年1月,调整区乡建制,撤大徐、墙头、南庄3区,所辖39乡并为13乡,由县直属。5月,撤石浦区,所辖东门、檀渔2乡并入石浦镇,金星、番头、横屿3乡划入定山区。然后,新桥、定山、南田3区所辖42乡并为15乡。至此,全县乡、镇计31个。

1956年7月,大徐乡析为大徐、雅林溪2乡;民主乡析为民主、涂茨2乡;西周乡析为西周、下沈2乡;晓月乡析为晓月、中屿2乡;东门、檀渔仍设2乡,隶属石浦镇。全县计3区、3镇、35乡。8月,南庄、大徐、墙头3区相继恢复,南庄区辖3乡,大徐区辖7乡,墙头区辖6乡。1957年2月,金星乡划归石浦镇。8月,雅林溪改为县直属乡。至此,全县有3镇、6区、34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撤销区、镇、乡、村建制,实行“政社合一”。9月,全县分建9个人民公社,原37乡、镇析建为64个大队(另每1个公社有1个渔业大队共9个渔业大队),行使乡镇权力。11月,宁海县并入象山,其所属14公社划归象山,全县计23个公社。自宁海划入之公社为:胡陈、长街、沥洋、一市、沙柳(旗门)、桑州、岔路(东风)、黄坛(红旗)、双峰(繁荣)、宁海(五星)、黄墩(桥头胡)、西垫、深圳13个(其中西垫、深圳2公社,1959年12月曾划入奉化县)。23公里辖156个大队。

1959年8月,城关(宁海)、丹城、石浦3个大队复称镇。10月,黄墩公社民主大队的柴溪、蒋家岙、万金山3个生产队划归西周公社下沈大队。自4-11月,全县156个大队撤并为74个管理区。

1961年10月,撤销大公社,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是月,复置宁海县,象山回治原境(柴溪、蒋家岙、万金山三地未还归宁海),辖2镇、34公社。12月起,先后恢复大徐、墙头、南庄、新桥、定山、石浦、南田7区。檀头山单独建设,属石浦区。全县计7区、2镇(公社)、35公社、799生产大队、4003生产队。

1963年2月,撤销南田区,所属3公社划归石浦区。1965年5月,撤大徐、南庄、新桥、定山4区。1967年1月,撤销石浦区。

1970年8月,又撤墙头区。至此7区尽撤。

1972年4月,东门单独建社。11月,重设大徐、南庄、定山、石浦4区;增建西周区,并相应调整辖区。县辖5区、2镇、36公社。“特殊时期”时,各公社曾设置革命委员会。

1981年,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是年11月,民主、溪口、马岙3公社更名为东港、茅洋、灵南公社。

1983年7月,爵溪恢复县属建制镇,仍称公社,隶属南庄区。全县公社38个。

1983年9月,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镇。

1984年6月,西周、鹤浦2乡改为县直属建制镇。同月,番头及昌国乡之里山、蓝家、洋山岗、三家村、五爱、汝溪、平岩、沙塘湾、下岙、铜瓦门10村并入石浦镇。11月,高塘乡更名为高塘岛乡。

1987年1月,贤庠、墙头、泗洲头、定塘、昌国5乡改为建制镇;旦门乡划归南庄区。

至1991年年末,全县计5区、10镇、27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大徐、西周、南庄、定山、石浦5区,37个乡、镇扩并为19个乡、镇。

1995年12月,下沈乡改为建制镇。2001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以原石浦、昌国2镇,合并为新石浦镇;以原西周、下沈2镇、乡合并为新西周镇;撤销丹城、爵溪2镇建制,建立丹东、丹西、爵溪3街道,为县政府派出机构。

至2008年,全县辖3街道、10镇、5乡。其下辖490个行政村及25个社区19个居委会。

截止2020年全县陆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辖10镇5乡3街道,共计490个行政村,29个社区。总人口54.4万。

我国象山县属于哪个市的(象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我国象山县属于哪个市的(象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