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嘉善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嘉善县属于浙江省嘉兴市。

嘉善县,是浙江省嘉兴市下辖县,位于嘉兴市东北部、苏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全县总面积500多平方千米,其中水域占14.29%。

境内水网交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嘉善县常住人口为648160人。
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更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命名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2017年嘉善县入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嘉善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全县总面积500多平方千米,其中水域占14。29%。境内水网交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

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东邻上海(80公里),西依杭州(98公里),北靠苏州(90公里),南临乍浦港(35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对外开放县市之一,素有“接轨上海第一站”之美称。

嘉善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嘉善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从魏塘镇台基村、小横港村和姚庄镇莲花泾村、丁栅镇张安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文物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境内已有从事水稻栽种、猪狗饲养及渔猎、制陶等生产劳作的人类活动。

嘉善地域,春秋时为吴、越接壤的構李、长水之地,初属吴,后属越。战国时越被楚灭归于楚。

秦初属长水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东巡过长水,改长水为由拳县,属会稽郡。

东汉永建以后属吴郡。

三国吴改由拳县为禾兴县,不久又改嘉兴县,嘉善地域为嘉兴县一部分。

隋代并省州县,废嘉兴县入吴县,属苏州。

唐代复置嘉兴县,仍属苏州。

五代吴越时,嘉兴县改属杭州,后又于其地置秀州。

宋时于嘉兴县之魏塘镇置巡检司,元为魏塘务,明初改税课局,后又改巡检司。

明宣德四年(1429年),巡抚、大理寺卿胡概巡视江南后,奏请划县,次年三月救分嘉兴县东北之迁善、永安、奉贤三乡和胥山、麟瑞、思贤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隶嘉兴府。

清循明制。咸丰十年(1860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曾在境内成立地方政权。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嘉善属钱塘道;16年(1927年),道废,直属省辖;21年(1932年),全省设7个县政督察区,嘉善属省直辖;24年(1935年)6月,第二县政督察区改为嘉兴行政督察区(次年仍改称第二区),嘉善属嘉兴(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26年(1937年)11月,嘉善县被日军侵占;28年(1939年),成立浙西行署(次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嘉善县属浙西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管辖;34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同年9月,县政府迁址魏塘镇;37年(1948年)4月起,嘉善县属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5月11日,嘉善解放,嘉善县隶属浙江省第一专员公署。11月起,隶属嘉兴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21日,嘉善县建制撤销,并入嘉兴县。

1961年4月,依原辖区重新建置嘉善县。

1983年8月,实行市辖县制,嘉善县隶属嘉兴市至今。

行政区划

1949年5月11日,嘉善县获得解放,16日中共浙江省委决定组成中共嘉善县委,20日成立嘉善县人民政府;6月5日接管区、乡镇旧政权,全县设5区9乡8镇,同时逐级建立人民政权。嗣后,境域和行政区划时有变动。

1950年4月,县内有5区、17乡镇、212村、31街。5月,为适应土地改革运动而划小乡的规模,全县置4区38乡,3个直属镇,227个行政村。撤销枫泾区并入魏塘区。

1956年2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而撤区并乡,将农村38个小乡并为17个乡。撤并后建制为17乡3镇,17乡辖378个代表区。

经合作化运动后的1958年9月,全县有157个农(渔)业合作社。

1958年10月1日,全县撤并为6个公社:天凝、洪溪、杨庙3乡合并为红旗公社(已于9月18日成立,次年4月改名为天凝公社);魏塘镇和罗星、凤桐乡合并为魏塘公社;西塘镇和大舜、丁栅乡合并为西塘公社;干窑镇和姚庄、里泽乡合并为干窑公社;陶庄、汾玉、下甸庙3乡合并为陶庄公社;惠民、大云、大通3乡合并为惠民公社。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嘉善县建制,全部行政区域并入嘉兴县。

1961年4月恢复嘉善县建制,同时调整公社规模,全县划为17个公社、3个直属镇,下辖297个生产大队、2272个生产队、30个居委会。直属镇为魏塘镇、西塘镇、干窑镇,17个公社为罗星、凤桐、惠民、大云、大通、西塘、大舜、丁栅、干窑、里泽、姚庄、陶庄、汾玉、下甸庙、天凝、洪溪、杨庙。20世纪60至70年代,公社区划和名称小有变更。

1983年底至1984年初全县公社均改建为行政乡和直属镇,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

至1988年12月底,全县有15个行政乡、7个建制镇。各镇均实行镇管村体制。行政乡为:罗星乡、凤桐乡、惠民乡、大通乡、大舜乡、丁栅乡、里泽乡、姚庄乡、汾玉乡、洪溪乡、杨庙乡、善西乡、范泾乡、俞汇乡、枫南乡。建制镇为:魏塘镇、西塘镇、干窑镇、陶庄镇、下甸庙镇、天凝镇、大云镇。

嘉善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嘉善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1989年末,嘉善县设7个镇15个乡。1991年11月,丁栅撤乡建镇。

1992年3月,洪溪撤乡建镇;同年6月,罗星、凤桐、善西3个乡和里泽乡南桥、西项2个村并人魏塘镇。是年末,全县设9个镇、10个乡。姚庄乡于1994年12月、大舜乡于1997年8月、汾玉乡于1998年2月、杨庙乡于1998年5月、惠民乡于1998年12月撤乡建镇,其中汾玉更名为汾湖。1998年末,全县设14个镇5个乡。

1999年11月19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嘉善县部分乡镇建制调整,撤销里泽乡、枫南乡建制并入魏塘镇,调整后魏塘镇有74个村、10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魏塘镇环北西路355号;撤销大舜镇、下甸庙镇建制并入西塘镇,调整后西塘镇有53个村、9个居委会,镇政府驻西塘镇南苑路35号;撤销范泾乡建制并入干窑镇,调整后干窑镇有22个村、6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干窑镇窑新路58号;撤销俞汇乡建制并入丁栅镇,调整后丁栅镇有21个村、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丁栅镇新栅支路48号;撤销大通乡建制并入惠民镇,调整后惠民镇有27个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惠民镇泾渭路168号;撤销汾湖镇建制并入陶庄镇,调整后的陶庄镇有28个村、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陶庄镇柳溪路198号。

20世纪90年代,全县的乡镇区划和村委会、居委会的建置变化较大。

至2003年9月全县有11个建制镇,全部实行镇管村体制,有162个行政村、26个社区居委会、23个自然镇以及1905个自然村。

2020年嘉善下辖9个镇(街道),其中包括3个街道(魏塘街道,罗星街道,惠民街道)6个镇(西塘镇,姚庄镇,大云镇,陶庄镇,干窑镇,天凝镇)。

图书嘉善

嘉善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嘉善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嘉善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嘉善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