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属于河北省哪个市的(涉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涉县属于河北省邯郸市。
涉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背靠京津冀,雄居中原,是联动京津冀和中原地区的重要枢纽。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面积1509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9个镇、8个乡。
涉县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涉县公元前206年(汉刘邦元年)立县,因涉水而名。涉县交通条件便利,邯长铁路、阳索铁路穿境而过。截至2018年底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111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15处、市级28处、县级62处;有1家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
涉县因涉水而名,古称沙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属邯郸郡。西汉初置沙县,后改称涉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涉县位于 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素有“秦晋之要冲, 燕赵之名邑”之称,自古乃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
第一、区位面积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纽连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七县 (市)。位于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之间。县域东西横跨37.5公里,南北纵距64.5公里,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东以青阳山、玉露岭、老爷山为界,与河北省武安市、磁县毗邻;南与河南省安阳县、林州市隔浊漳河、漳河相望;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马鞍山、黄花山、四幅眼垴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县、平顺县相连;北界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天晶垴,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涉县东距邯郸市97公里,东北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262公里,距首都北京545公里。
第二、历史沿革
自春秋至民国两千余年内,涉县隶属变化频繁。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属邯郸郡。西汉初始置沙县,后改为涉县,东汉时属魏郡。曹魏及晋时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时并入临水县,隋时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韩州等。唐时改属潞州,五代、宋、金时属山西潞州上党郡。金时亮次升为崇州。元初废州复县,属真定路。明、清时属河南彰德府。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民国16年(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1年属河南省三专署。民国26年八路军进驻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民国30-38年先后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行署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专署。民国35年5月,偏城县归并涉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涉县划归河北省邯郸专署;1960年5月,撤销邯郸专署,涉县归邯郸市。1961年5月,邯郸专署复置,1968年邯郸专署改为邯郸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又改为邯郸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均辖涉县。1993年6月,河北省实行地市合并,涉县属邯郸市辖县
第三、行政区划
1、政区演变
宋以县城为起点分3乡,北起龙山到武安界一线称龙山乡,沿清漳河地区称乘云乡,县城以东称玉泉乡。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涉县志》载,实行“里社制”(10家为1甲,10甲为1里,并在“里甲”上设乡,或称社)。涉县在宋代三乡基础上又增“符山”“仙里”2乡(社),成为5乡(社)18里。
清沿袭明制。顺治十五年(1658年),全县仍为5乡(社)18里,93村。
民国初承袭清制,民国17年(1928年),全县分为城中、玉泉、汇漳、漳南、乘云、龙山、符山7个区。后并为4个区:一区署设城南关,二区署设固县镇(今固新镇),三区署设偏店镇,四区署设索堡镇。民国23年推行“保甲制”,一般以10户为1甲,10甲为1保,10保为1联保,形成县、区、联保、保、甲五级政体。全县共编213保,3个区。民国28年底,涉县抗日政府成立后,翌年6月将全县调整为7个区,辖179个行政村,后经4次调整,民国34年全县调整为8个区。民国35年5月,偏城县并人涉县,偏城县原属武安的3村,涉县原属安阳县、磁县的7村复归原县,全县调整为9区1镇,辖行政村208个。民国37年2-12月,全县调整为10个区。
1950年,全县调整为7区1镇,辖209个行政村,307个自然村。1953 年5月,区下设乡,全县建94乡1镇;撤销城南镇,改建城关镇(辖南关、 北关、城里、寨上4村)。1956年8月,撤区并乡,原95个乡(镇)并为 42个乡、1个镇。1958年2月,42个乡又裁为32个乡。9月,在原7个行 政区基础上,成立7个人民公社,下辖34个管理区。是年11月,武安县西 部的阳邑、徘徊、贺进、活水、马庄5个人民公社划人涉县,全县成为12个人民公社。1961年5月,由武安并入的5个人民公社相继划归原属,原涉 县7个人民公社改建为6个工委和1个直辖人民公社,6个工委下辖24个人 民公社。1962年4月,河南店工委增设胡峪、偏凉(1971年5月改称中原) 两个人民公社;偏城工委增设东鹿头人民公社。全县分为28个人民公社。 1984年春,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将规模最大的固新公社分设为固新镇、 坪上乡、连泉乡,其余仍按原公社建立乡镇,7月偏城乡改为偏城镇,全县 建制22个乡8个镇,辖307个行政村。1986年西达乡撤乡建镇,全县建制 9个镇21个乡。1996年1月,全省实施并乡扩镇,撤销小乡13个,中原乡 并人涉城镇,胡峪乡并入河南店镇,坪上乡、连泉乡并人固新镇,太仓乡、 张家头乡并入合漳乡,温村乡并入索堡镇,石门乡并入辽城乡,王金庄乡并 入井店镇,张家庄乡并入更乐镇,马布乡并入龙虎乡,宇庄乡并入鹿头乡, 青塔乡并入偏城镇;神头、木井、西戌、偏店、西达、关防6个乡(镇)维 持原状,全县建制9镇8乡,辖308个行政村。2004年,偏城镇寺峪村(行 政村)、庙峧村(自然村)合并成立峪峧新村(行政村),迁至原河北第五机 械厂厂区,归鹿头乡管辖。2007年,县城区设立振兴、龙山、商城、城隍庙 和玉带河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归涉城镇管辖。2011年11月,5个社区居 民委员会移交平安街道办事处管理。
截至2018年,涉县辖1个街道、9个镇、8个乡:平安街道、涉城镇、河南店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西达镇、偏城镇、神头乡、辽城乡、偏店乡、龙虎乡、木井乡、关防乡、合漳乡、鹿头乡。共有30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涉城镇崇州路9号。
2、偏城地区政区沿革
宋代前,偏城地区一直为涉县所领。元至元二年(1265年),偏城地区 13村划入山西省黎城县,历元、明、清三代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为该县1 个乡(平贤乡),下分2里(宇庄里、偏城里)。民国29年(1940年)1月, 偏城地区脱离黎城县辖,成立偏城办事处。民国30年,成立偏城县抗日民 主政府,下设南、北两个区。南区治所在东安居,辖西庄、偏城、横岭、郭庄、 符山窑、东鹿头、西鹿头、壮口、东安居、西安居、东宇庄、西宇庄、木口、 杨家庄、东峧15个行政村;北区治所在寺子岩,辖西峧、畔峪、董家沟、 秦家脑、圣寺驼、寺子岩、石峰、小峧、青塔、桑栈、南艾铺、窑门口、圪 腊(旮兄)铺13个行政村。民国30年春,析南、北二区中的10个行政村, 增设中区,治所在畔峪。民国31年裁中区,复为南、北二区,辖村仍旧。 民国33年3月,北区改称一区,南区改称二区。涉县第三区划归偏城县, 仍称三区,治所在东戌。同时划武安县马渠水、长亭、万谷城3村归该区。全县共有行政村56个。民国35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统一划区编序。
第四、涉县历史文化厚重
境内已发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汉文化遗址30多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女娲文化和红色文化。涉县女娲文化源远流长。是神话传说中华夏人文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娲皇宫是全国肇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古建筑群,至今已有146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夏祖庙,是中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娲皇古迹之精髓——北齐摩崖刻经规模宏大,精美绝伦,号称天下第一壁经群。女娲祭典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娲皇宫景区为冀南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涉县红色文化波澜壮阔。石头古堡—大洼村,农业旱作梯田—王金庄,天下第一槐—固新古槐,山寨水乡—刘家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积淀了浓厚的乡情。赤岸烽火、山水连泉、东山揽胜、多彩庄上、千里旅游通道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游异常火爆。涉县还是美食的天堂,冷水鱼、冰葡萄被人津津乐道,小米焖饭、菜锅小卷、干菜抿节、铁锅卤面、米面煎饼等农家饭,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附:天津在涉县的飞地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铁厂)。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原天津铁厂又叫做6985)本部在天津,母公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始建于1969年8月5日,地处河北省涉县境内,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职工2.6万余人,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和全国重点冶金企业。这里是天津的一块飞地,自70年代起,上万名天津人来此工作、定居,他们的子女在这里出生、成长。天津铁厂是天津市之外唯一“天津属地”,铁厂职工和家属,户口都是天津人。
以上是 涉县属于河北省哪个市的(涉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