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五均六筦是什么意思?五均六筦的具体内容介绍
公元8年十二月,历史上著名的理想主义先生王莽,在苦心经营大半辈子之后,终于等不及了,迫使孺子婴禅让,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新”。
王莽为什么不愿意再保留西汉的名号,继续演他的“道德完人”人设了呢?因为他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没有付诸实践,还有一个伟大的复古梦没有完成,可是,弹指一挥间,他发现自己已经53岁了,
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在人生的尾巴上再跳一支华丽丽的舞曲。
公元10年,怀揣着伟大的复古梦的王莽便迫不及待对他刚刚建立的新朝进行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深刻的改革,史称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牵涉到土地、人口、经济、货币等各个方面,大有什么都要推倒重建的架势。其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改革制度就叫做
“五均六筦”
。五均六筦,这名字看着就挺高大上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方案做得很细腻,又是五又是六,又是均又是筦(管)的。那它后来实施的效果怎么样呢?形成这种效果的背后逻辑什么呢?
或许只有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对“王莽改制”有一个清晰、客观而又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五均六筦”的具体内容
“五均六筦”这个名字是大有来头,是当世的大儒刘歆根据古文经
《周礼》、《乐语》
提出来的。为啥起个名字都这么讲究呢?因为王莽也是讲究人,当时新朝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托古改制”的美好憧憬之中,既然是复古,那就复得彻底一点,名字也要复古。
好马配好鞍嘛!内容很重要,形式同样很重要。
另外,既然是改革,没有改革目的怎么行呢?没法带动大家的改革意愿呀!
王莽给出说辞是要以此来限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这种说辞可信不可信大家后面可以看到,但是从表面上看,也还算比较高大上了。名头起好了,目的传出去了,接下来就必须要上措施呀!具体措施就是前面提到的“五均六筦”,
均,可以理解为均衡、调控的意思;筦通管,也就是管控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在五个方面调控、六个方面管理的意思。所谓五均,就是对名山大泽、盐、铁、钱、布帛这五种当时老百姓必需的民生用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控
。为了防止万恶的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由政府进行统一核定上述物资的市场价,如果交易价高于政府制定的市场价,则由政府出面调控,按规定的市场价进行交易。如果交易价低于政府制定的市场价,大家则可以自由交易。另外,为了防止大家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资金困难,政府还随时准备了充足的资金给大家贷款。所以,“五均”又叫“五均赊贷”。所谓六筦,就是政府强行对六种经济事业进行管制,也就是收归国营。
是那六种经济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名山大泽、盐、铁、钱、布帛,再加上酒。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六种经济,名山大泽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狭义自然资源、盐是生活必需品、铁是生活和生产力的基本保证、钱是资源流通的媒介、布帛是“穿衣吃饭”两大民生主题中的必需品、酒是暴利产品。王莽把这六种经济收归国营,基本上可以宣布他的新朝进入了垄断经济时代了。
六筦,其实就是把六种资源的经营权收归国家,所以没有什么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了。重点介绍一下五均。
五均当时是搞的“试点制”,试点的地方有六个城市,它们分别是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和成都
。这六个试点城市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
长安是关中的经济中心,洛阳和宛城是中原的经济中心、邯郸是河北的经济中心、临淄是齐鲁的经济中心、成都是成都平原的经济中心。
几乎涵盖了当时全部的经济发达板块,这也是后来它对全国的工商业的破坏那么彻底的主要原因。上述六个试点城市均被称为
五均市
,原长安市令及其他各市市长(不是我们现在的市长,而是专门管理市场交易的官职)改称为五均司市师
。其他的郡县虽然没有划入重点试点范围内,但也要跟上节奏和形势,设立司市
一职,大体由地方官兼任。六大试点城市的市师和其他郡县的司市统称为市官
。市师下有交易丞五人,又称均官
;钱府丞一人,又称钱府官
,分别掌管均平物价、收税和赊贷事宜。具体的操作规则是,各市以四季的中月即二、五、八、十一月的商品价格为基础,按照上、中、下三级质量标准给商品定出标准价格,
这称为”市平”
。市场价格被敲定之后,政府再通过价格调控,保证市场交易价格不高于政府规定的价格。
如果产品出现滞销情况,则由政府按照成本价进行回收。
如果老百姓和商人的资金有困难,可以找政府贷款。老百姓可以免息贷款,但只能用于非生产性的消费,就是你不能借政府的钱去盈利,
这叫赊,赊期一般比较短;
商人贷款是要收取利息的,按你盈利的比例计算,一说是年利十分之一,一说是月利百分之三,这叫贷,贷期一般比较长。
从上述的这些内容来看,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感觉觉得王莽的这些政策还不错,似乎真正的是在一心一意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是与不是,请看下面的逻辑分析!
“五均六筦”的逻辑分析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句话并不是说“献殷勤”就不是什么好事,而是着重强调,不要没事就去献殷勤。同理,我们并不是说政府调控经济就不是一件好事,
而是说如果经济市场秩序还处于较为良性的阶段时,就不要去瞎调控了。
其实一个交易市场是自带调控机能的,
就跟我们的人体一样的,一些小毛病,只要给它们一定环境和时间,它们会自行恢复过来的,反而小病大治会造成免疫能力受到极大的损伤。五均六筦最后的推行效果都不好,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设计逻辑没有接地气,很多东西都是闭门造车地想当然想出来的,想都没想清楚,就去瞎干预。
先说“六筦”吧,这玩意放到今天来说,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资经营,肯定是让国家来整体把控会更有利于民生的稳定。
但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这就是一个馊主意。早在介绍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国营的时候,其实就剖析过这个话题,这里再简单扼要地梳理一下。
当时的社会其实商业并不发达,很多商业行为就是靠“商人逐利”的本质逻辑在驱动,
这个时候其实应该遵循商业的本性,让其自然生长,不应该过多的去干涉它。
就跟我们一个小孩子一样,他们还在刚刚学走路,家长能因为他们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就要求他们按照部队的齐步走的标准去走路吗?国家垄断这些核心资源,
一方面使很多商人失去了生存空间
,阻滞了商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相关的制度并不健全和合理,会留下很多管理漏洞
,这些漏洞就会被逐利的商人和黑心的官员利用,变本加厉而且名正言顺地剥削老百姓。原来在自由市场之中,老百姓还有市场天然的
“良币驱逐劣币”
的护身符,他们还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可是一旦这些生活必需品被垄断之后,他们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毫无选择的余地。以前十文的盐,现在官商勾结之后,卖你二十文你得买,卖你五十文还得买,因为你不买就活不下。王莽推行“六筦”政策不就是坏在这里吗?
不是国营的想法不好,而是你的意愿根本落实不到位,
你下面的官员不是人吗?他们没有私心吗?你有相对应的管理、约束制度吗?你有健全、及时的市场反馈机制吗?老百姓的经济基础经得起这样的盘剥吗?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老百姓们收入越来越少,负担越来越重。
重点来剖析一下“五均”。
五均听着也挺是那么回事的,但最终落地后也成为了祸国殃民的坏政策,原因也是实施时全变味了。
啥是市场价?谁去做市场调研?谁又会做市场调研?谁又有功夫去给你做市场调研?
如果我是商人,我只要搞定你手下那批官员,我就可以做到买东西时,市场价是十文,卖东西的时候,市场价是一百文。
别对你手下那批官员太有信心,
他们很多时候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地方豪族。
稍微串联、变通一下,他们既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商人。打着国家的旗号,他们简直就可以为所欲为。
低价买进来,高价卖出去,你们老百姓还别嫌贵,不带打折的。要买你老百姓的东西时,说你值五十文的东西只值十文,你们就得老老实实把东西以十文卖给他们,
不卖就封你的摊!
转个头来,他们把十文买来的东西以一百文卖给你,
你还得买,不买就抄你的家!
就算没有这么野蛮,等到你们手里没有这些东西就活不下了的时候,你买不买?加价你也得买。
这样一弄,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有些朋友会问,难道政府没有监管吗?有肯定是有!但也就是个摆设。哪有那么多专业人才和官员?谁能保证监管的官员和那些人不是蛇鼠一窝?政府的财政承担得起吗?这也导致名义上是国家赚了老百姓的钱,但实际上这些钱都被地方的官员和地头蛇瓜分了,因为往朝廷报账是他们可以随便动手脚的。
最终的结局是,官府的钱库没有充实多少,天下百姓被袭扰的苦不堪言。
再来说说王莽的赊贷政策,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项政策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但是问题也出在和前面一样的环节,他忽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
前面分析五均政策的时候,大家不难看出,在这种操作模式下,
老百姓一定是率先资金链断裂的,是率先要找政府贷款的。
不是说老百姓贷款不要利息吗?是!
但是这种红头文件的最终解释权在谁手里?
是不是在官员手里?他们可以说要利息,也可以说不要。再说,就算真不要利息,老百姓能及时把这笔钱还上去吗?还不上去怎么办?要么找资本家借要利息的钱,要么变卖家当,要么接受法律的处罚。
越来越多的贷款由救命的钱变成了要命的钱,这是老百姓必将面临的结果。
总而言之,
“五均六筦”最终结果就是将民间最后仅存的工商业和富农、中农全部挤成了贫农,把贫农彻底挤成了盲流,把各种各样的有产者变成一模一样的无产者。
这种结果进一步恶化的方向是什么呢?
就是这些失去生存根基的无产者,只能卖身依附于豪族阶级,成为他们的家奴,为他们种地、为他们卖命。
豪族吸收足够的红利人口之后,自身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后,逮准机会就准备推翻与他们越来越貌合神离的王莽政权。关于“五均六筦”的反思
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意愿就会转化成一个好的结果的,
因与果之间,往往还存在一个千变万化的转化器。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不要想当然,
有些事情,我们想不想做和我们能不能做,是两回事。
一个人只有摆脱从狭隘的个人主观感受去简单地判断是非,才能真正成熟,才有可能行大善。
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我们所看到的社会和生活都是有多不合理的地方,但这些其实并不能成为我们必须要去迫不及待的改变它们的理由。
因为有可能我们的认知是错的,也有可能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们发展过程之中必经的一个状态,还有可能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压制背后更大的不合理……
我们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觉得他们从小到大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我们能否按照我们的理想状态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全面打造他?打造不好就不能要了?
这还好,毕竟是一些个体性事件,我们陷入了一种偏执行的管理,还不会引发太大太恶劣的影响。
但面对一些集体性和社会性的事件,我们一定要更加慎之又慎,
特别是我们手里掌握一定的权力和资源的时候,千万别心怀好意地闯了大祸。
我们现在很多的商业模式、公共约束等等,在初始设计的时候,意愿都是好的,但最终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比如共享单车一事。
时至今日,谁要跟我说“共享单车”这个理念不好,我依然会跟他据理力争,但是结果确实是让人啼笑皆非。
共享单车可以促进低碳出行,可以免除的市民的购车和保管成本,可以让市民随时随地地用骑行的方式锻炼身体,可以解决市民短距离的交通不便问题,可以降低市民的交通成本……哪一点不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
但是为何最后会全面瘫痪、全面被遗弃呢?在于实施者往往忽略了市场背后那双无形的手——人性!
人性之中的自私是有可能让一些设计意愿逐渐失效的。
比如懒,就有可能是让下面的市场执行人员压根就没有充分地调研过市场;比如贪,就有可能让一些市民得陇望蜀,为什么是自行车?为什么不是电动车?不是汽车,这骑起来又慢又累!比如恐,就有可能让有些市民会专往坏的方面想,这万一我骑车摔了怎么办?有没有人负责?我还是坐出租车出行稳妥一点,万一有点什么事,还能找到人负责;比如怒,就有可能让有些市民生气的时候拿共享单车撒气,反正也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又没有监管,赔偿风险也小;比如悲,就有可能让有些市民在接连挑选到几辆不太好使的共享单车之后,彻底对它失望了……
另外,投放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运营机构的管理能力、人员和制度跟得上吗?如果跟不上!那好,随之而来的就是根本刹不住车的恶性循环。
车子坏了没人修,那好,你们自己的东西你们不在意,我们何必替你们珍惜呢?有人骑车摔了一跤,愤怒地发表一些埋怨、攻击言论,很多人开始跟风,把你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果有人充了值,但是又觉得没有享受到相匹配的服务质量,便质疑你就是在圈钱,又是无休无止的口水战。总而言之,任何一件大范围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去尊重原有的市场秩序和客观的运行规律。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我们可以认为某些存在它就是不合理,但不代表你就必须要改变和消灭这种不合理。
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规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承受它、享受它的人认为合理就行了,咱们千万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觉得脸上长了一粒痘痘影响颜值,这不合理,必须把痘痘消灭掉。但是,如果是长在你自己脸上的痘痘,你想挤掉就挤掉,想敷药就敷药,没人说你。但你看到别人脸上长了痘痘,就一厢情愿地冲上去帮别人去挤掉、去擦药,如果你到时候不挨打,我都是不信的。
大道至简,很多道理其实就是和生活之中的小事情相通的。只是很多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理想和情怀,而从来都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观察过、思考过生活,所以才会自以为是地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一路狂奔,结果在别人眼里却成了丑态百出的裸奔。
王莽罔顾实际情况,一厢情愿地推行“五均六筦”政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本来民间的老百姓和资本家还是极为默契地博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结果这么一折腾后,资本家更愿意打了,但老百姓却根本挨不起了。最后多说一句,要想去改变、完善、调整一件你自认为不合理的事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去了解它、理解它,找出它的症结所在,
再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环境,科学地判断一下自己能否在不造成恶劣后果的情况下去完成它
,而不是一想到了就稀里糊涂去搅和它。很多人一辈子败就败在
“我想,我就要”
这几个字上面。以上是 我国历史上的五均六筦是什么意思?五均六筦的具体内容介绍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