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1977年8月—10月,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建议,中央决定全面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在今天看来,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更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报名高考的青年

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渐走向“普及化”。

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高考的录取率就已经超过了80%。现如今,高考不仅具有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更成为了一项调节社会阶层流动的机制。

但需要指出的是,

高考固然是当下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但依然存在细节上的缺陷

。比如“高考移民”这一奇特现象的出现,就是典型的案例。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高考移民”现象就已初现端倪。

具体而言,以山东、河南等为代表的高考大省的部分家长,通过动用各种资源,将子女的户口迁移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当地参加高考,从而以相对较低的分数,考取更高层次的院校。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与“高考移民”相关的报道截图

从2008年起,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

旨在遏制高考移民现象的出现。

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

这一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原因很简单,“高考移民”现场的背后,不仅体现出了高考制度中存在的“天生缺陷”,更折射出了客观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当下的“高考移民”的方式主要都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现象?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第一批“高考考生”

1)我国高考移民的方式

目前我国“高考移民”的方式,

主要有国内移民、国际移民和“汉改少”等三种模式。

当然,无论哪种方式,目的都是非常明确的——“保障”自己的子女,以相对更低的分数,考入理想的大学。

1)“国内移民”

国内移民的主流,

即所谓的“跨省移民”。

展开来说,主要指一些传统高考大省的家长,通过转学、购房等方式,将家庭成员的户口转入录取分数较低的地区,进而提高子女被名校录取的几率。

“分数较低”的地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 第一类是以西藏、青海等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存在国家政策倾斜、参加高考人数较少、录取分数较低的省份;
  • 第二类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基础教育实力雄厚,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

当然,向北京、上海等地“移民”,需要支付极其高昂的经济成本。

因此,“跨省移民”的主力,主要是第一类“移民”。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对于高考大省的考生而言,攻读985/211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2)“国际移民”

伴随着国家对高考移民现象的一系列限制,一些家长开始将移民的“目的地”瞄向境外。于是,境外移民应运而生。

所谓的“国际移民”,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获得港澳台同胞的身份,参加大陆高校针对港澳台学生及华侨生考试的考生。

由于国内政策的倾斜,港澳台的学生在参加内地高校的招生考试时,可以获得大幅优惠政策,因此,一些家长会动用各种资源,帮助子女获得港澳台身份。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多

出现在以广东、福建为代表的沿海省份

第二类是获得外国国籍,参加留学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在内地高校科研和教学指标方面继续表现良好,但在国际化程度方面评分欠佳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为吸引海外留学生源,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留学生的优待政策。

简单地说,考生只要通过汉语能力考试并提供高中成绩单,即可申请入学。尽管部分重点大学还增设了入学考试,但是难度远低于高考。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

这种成本较高但远低于“北上移民”的新型“移民方式”,颇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高考考场

3)“汉改少”移民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率,我国在高校招生环节,会给予自治区(州)、县境内的少数民族考生以适当的“照顾”。因此,部分汉族考生会通过改变籍贯和民族的方式,获取加分照顾。

“汉改少”移民,主要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只改变民族,不改变考试地。这种

情况主要出现在居住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治区(州)、县。尽管不同地区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照顾”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学生都会享受到额度不一的加分或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优惠。

另一种是同时改变民族和考试地。

利用国家政策漏洞,“汉改少”考生在获取少数民族身份的同时,将户口迁移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并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样,既可以获得高考加分,还能享受到国家给予当地的政策倾斜。

为考生加油打气的家长

2)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多元且复杂的。展开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直接原因。

1)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

我国高校的招生体制,

一直沿用的是“分省定额制”。

即各高校根据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及办学条件,以省(区、市)为单位分配招生指标。囿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竞争压力的差异,不同省份的学生成绩也存在肉眼可见的差距。因此,

同一所院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完全不同的。

具体而言,无论是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教育强区”,还是以青海、新疆、宁夏等基础教育比较落后的省份,当地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均明显低于以山东、河南等为代表的“高考大省”。

以今年全国高考乙卷使用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为例,河南的理科一本线为509分,文科一本线为527分;青海的理科一本线为335,文科一本线为409分,差距极为明显。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全国高考乙卷使用省份的录取分数线

2)各省高考录取率不均衡

在高考录取环节,真正衡量各省录取差异的指标,一

直都是所谓的“高考录取率”。

展开来说,在人数确定的前提下,分配给一个省的招生名额越多,录取分数就会越低,录取率越高。

在当下,

各省的招生名额,是由教育部与高校根据各省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共同决定的

。因此,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明显高于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另外,以青海等为代表的偏远地区,也有着相对较高的录取率,这无疑是国家政策倾斜的结果。

以2021年度的211院校录取率为例,北京排名第一为17.8%——5个考生中就有1人能考上211院校,这无疑是北京教育资源强势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三的居然是青海,其211院校的录取率为17.8%,甚至高出了上海(11.7%) 一大截——显然,这是国家政策倾斜的结果。

录取率排名垫底的,正是高考最大省河南,其2.6%的录取率让人心疼,几乎比北京难10倍。另外,山东排名倒数第四,录取率为3.4%,河北为3.8%,可谓“难兄难弟”。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2021年度的211院校录取率排名

3)各省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众所周知,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

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中,北京拥有33所(占比22.6%),其中“世界一流大学”8所,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反观传统高考大省河南,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入围。

作为对比,根据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总计1193万人。其中,河南考生大约有120万人,北京为5.4万。由此可见,

河南考生的竞争压力,是北京考生根本无法想象的。

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使得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各地招生计划就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同等实力的考生,因为处于不同省份,拥有的录取机会是截然不同的。站在考生的角度看,

迁往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或享受国家政策倾斜的地区,更能提高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几率。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很多高校在录取环节,都存在所谓的“属地化现象”。

具体而言,学校对所在地的录取名额,要远远高于其他省市,相信大家如果稍微关注一下各大高校的招生简章,就能有充分的认识。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双一流”院校分布

3)高考制度的局限性

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自始至终都是我国当下最为公平的考试,尤其是“统考统招”的人才选拔方式,已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不过,这一制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录取唯分数论

在当下的招生体制中,

分数是检验录取与否的唯一标准。

因此,几乎所有学校都会出现“唯分数是瞻”的情况。

面对这么高的升学压力,那些与目标院校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名校梦”,便通过高考移民的方式,获得了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名校入场券。坦诚说,站在处在竞争极大或被挤占名额地区的学生的角度,这种方式都是极为不公平的。

河北省固安县第一中学考点,考生结束首场科目考试后与老师拥抱

2)容错空间小

值得一提的是,

高考存在着很强的“一考定终身”的意味。

具体而言,考场上的发挥,除了与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外,还和身体情况、状态调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打个比方,一个成绩一直比较优异的学生,倘若在考前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大概率会影响到考场发挥。对于努力了三年的考生而言,这种情况是极其令人遗憾且沮丧的。

因此,一些家长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选择高考移民的方式,旨在进一步“提升”子女攻读名校的概率。

总而言之,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方式,对于大部分刚刚成年的青少年而言,无疑过于残酷了。换言之,高考固然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有着公平的检验,

但对于广大考生们在身心上的“重击”,是不可忽视的。

考生排队进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考点

3)户籍制度的漏洞

不得不说,高考与户籍的绑定,无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现象。

按照相关规定,所有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录取也参照户籍所在省市招生政策。虽然一些省市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和考试权,制定了异地高考政策,但最根本的高考户籍制度,从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的需要,

很多省份都会以户籍作为“优惠条件”。

比如在1996年,海南省颁布的购房入户政策。其结果就是,仅2005年一年的高考移民数量就达到万人,严重损害了当地学生的权益。

至于以新疆、西藏等为代表的教育资源稀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户籍制度更加灵活。除了投资、购房、就业外,甚至可以用金钱购买户口——这无疑给移民提供了“机会”。

由此可见,在户籍制度不发生变动的大前提下,“高考移民”现象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遏制。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广州市第一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由广州市组织的专车一人一车送来参加高考

4)相关政策落实的偏差

2005年,教育部就联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

这是中央首次针对高考移民出台政策。

“通知”要求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学籍户籍双认定、高中学籍电子注册、居民身份核查等审核办法。一旦发现虚假材料,要取消其考试或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取消学籍。

2014年,《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的实施意见》颁布,针对高考的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录取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涵盖了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等内容,旨在解决当前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就地方政策而言,以北京为例。

2018年,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考生须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体育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艺术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维护高考考场外秩序的交警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在最大限度地维系着高考公平。换言之,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当前高考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因此不断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予以改进和修正。

可即便如此,由于各省市的实际情况不同、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名

校的诱惑摆在眼前,一些家长仍然甘愿冒险。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4)对于“国际高考移民”的限制

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考生,在申请作为国际生报名资格时,必须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坦诚说,这些举措固然提高了“国际高考移民”进入国内高校的门槛。遗憾的是,

在一些“专业中介”的运作下,依然有很多家庭选择“迎难而上”。

由此可见,“境外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教育公平的又一大难题。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对此,有关专家给出了以下几个解决办法:

首先,继续升级外国留学生的认证条件,

提高对留学生取得外国国籍的时间和在国外生活时间的要求,进一步限制“国际高考移民”。

对申请者外国护照证明、国籍证明、中国国籍注销证明、出入境签章时间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及核算,建议增加个人陈述、审查者对话交流、证明人制度等环节,进行辅助审查认证。

其次,确立外国留学生学业水平基准。

当前,各高校招收外籍学生唯一的统一考试是汉语水平考试,这个考试仅仅对汉语语言水平进行考核,过于简单,无法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整体衡量。在某种意义上,这进一步催化了中国家长与学生的跨国高考移民选择。

最后,尽快完成我国留学生学业考试体系、标准、内容及操作模式的界定。

“双一流”高校可制定相对更高的标准,教育部应每年发布对于资助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各地方各高校奖学金的监督评价报告,确保享受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具备相应的学业能力水平。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高考誓师大会

5)尾声

总而言之,高考移民作为一个在我国历史中存在了30多年的现象,短时间内根除是不可能的,毕竟,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层级的努力。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统筹领导下下,各级部门一定能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人性化的措施政策,循序渐进,真正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使教育能够让社会、家长、学生们满意。

以上是 什么是高考移民?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