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属于江苏哪个市(金湖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江苏金湖县属于淮安市管辖。
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东与宝应县、高邮市相邻,南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西与盱眙县、洪泽县交界,北与洪泽县毗邻。
县域总面积1393.8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420.08平方千米。陆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东部、南部为湖荡相间的湖积平原,约占陆地73%,真高9.6~5.5米;西南部缓坡丘陵,约占陆地27%,真高35.4~5.5米。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东与宝应县、高邮市相邻,南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西与盱眙县、洪泽区交界,北与洪泽区毗邻。县城黎城街道南距省会南京市133千米,北距淮安市72千米,东南距扬州市105千米。县域总面积1393.8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420.08平方千米。陆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东部、南部为湖荡相间的湖积平原,其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73%,真高在5.5—9.6米之间;西南部缓坡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27%,真高5.5—35.4米之间。
县域属水网地区,湖河沟渠众多,水面面积占总面积30.1%,水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水禽(鹅、鸭)饲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种水产品有大银鱼、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河蚬、螃蟹、甲鱼、黄鳝、泥鳅、青虾、鳜鱼、白鱼等,产量占淮安市一半以上;金湖小白鹅久负盛名,高邮麻鸭为省推广良种;荷藕、菱角、芡实、蒌蒿、双黄鸭蛋是金湖名产。金湖土地肥沃,绝大部分为湖积土壤,盛产稻麦,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平原绿化先进县,素有“鱼米之乡”“禽蛋之乡”“中国荷花之都”“苏北小江南”之誉。金湖还是国家南方重要原油生产基地,境内金湖凹陷、三河凹陷等特殊地质构造,地下蕴藏石油资源,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开采。探明含油面积141.58平方千米,探明地质储量1.36亿吨。动用含油面积120.06平方千米,动用储量1.2亿吨,水驱储量1.03亿吨,可采储量2295.54万吨,标定采收率19.2%。
建置沿革
春秋时期,境内属吴国地。
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国灭吴国,境内属越国地。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东侵,境内属楚国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境内属东阳县,先隶九江郡,后隶东海郡。楚汉之际,改隶东阳郡。
西汉时期,东境置平安县,先后隶楚国、荆国、吴国、广陵国。东南境属高邮县,隶广陵国。西境仍属东阳县,先后隶楚国、荆国、东阳国、临淮郡。
新朝王莽时期,东境平安县改名为杜乡县,隶江平郡(由广陵国改之)。东南境仍属高邮县,隶江平郡。西境属东阳县,隶临淮郡。
东汉时期,东境恢复平安县名,东南境属高邮县,西境属东阳县,皆隶广陵郡。
三国时期,江淮间为魏、吴争夺之地,曹操恐其地为孙权所掠,强令迁民至淮北,百姓惊逃江南,遂成隙地,平安、高邮、东阳三县俱荒废不置。境内属魏国广陵郡(治淮阴)地,一度亦属吴国。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射阳县、高邮县、东阳县。东境平安县地界并入射阳县,隶广陵郡。东南境属高邮县、西境属东阳县,均隶临淮郡。
东晋初,东境属射阳县,隶广陵郡;西境属东阳县,隶临淮郡;东南境属高邮县,隶广陵郡。其时,北方居民大量南迁,明帝太宁年间(323一325年)始,东南境三阿地区(今闵桥、塔集一带)侨置幽州,因淮河两侧战乱连年,东阳、射阳百姓纷纷逃往江南,并在江南侨立东阳、射阳县,故于义熙七年(411年)立三阳县,原东阳、射阳县地皆入之,隶山阳郡,东境、西境皆属之。
南北朝时期,泰始二年(466年),淮北为北魏所占,西境置县不明,东境仍属山阳县,隶山阳郡。东南境属高邮县,隶广陵郡。
南齐初,东境、北境皆属山阳县,隶山阳郡。建元二年(480年),于石鳖城立阳平郡,上隶北充州,领太清、永阳、安宜、丰国4县,计2000多户,其中安宜县立于汉平安县旧址。北境、西境属太清、永阳、丰国等县,东境属安宜县。永明七年(489年),阳平郡及所领太清、永阳、安宜、丰国4县皆侨寄山阳郡内,东境、北境、西境皆属山阳县,隶山阳郡。东南境一直属高邮县,隶广陵郡。
梁时,析山阳县南境之半,于安宜县立阳平郡,又立安宜县隶之,并于此兼立东莞郡及所领莒县,东境属之。北境、西境仍属山阳县,隶山阳郡。高邮县析置竹塘、三归二县,东南境属之,隶广业郡,不久改为神农郡。后期,梁与东魏南北相持,互有侵扰,地域归属,随之变易。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北齐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率军南进,江淮间悉归北齐。东境仍属安宜县,隶阳平郡及东莞郡(治安宜城)。北境、西境属山阳县,隶山阳郡。东南境属竹塘、三归县,隶神农郡。
陈太建五年(573年),镇前将军吴明彻攻北齐,收复淮南,地入于陈。东境仍属安宜县,隶阳平郡及东莞郡。北境、西境仍属山阳县,隶山阳郡。东南境仍属竹塘、三归县,隶神农郡。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江北之地皆入北周。析山阳县之西南境于石鳖城置石鳖县,北境、西境皆属之。东境属安宜县,隶阳平郡及东莞郡。东南境仍属竹塘、三归县,隶神农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石鳖县,地入安宜县,隶江都郡,东境、北境、西境属之。同期,并竹塘、三归、临泽三县入高邮县,废神农郡,隶江都郡,东南境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安宜城置仓州,领安宜县。武德七年,废仓州,安宜县隶东楚州,翌年改楚州,东境、北境、西境皆属之。唐宝应元年(762年),于安宜县得定国宝13枚,改年号为宝应,改安宜县为宝应县,隶楚州,东境、北境、西境属之。东南境仍属高邮县,隶扬州。天复二年(902年),境内为吴国地域。
北宋时期,东境、北境、西境属宝应县,隶楚州。东南境属高邮县,隶高邮军,熙宁五年(1072年)隶扬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隶高邮军。南宋高宗南渡(1127年)后,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境内属南宋地域。东境、北境、西境属宝应县;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为宝应州,县如故,隶宝应州;南宋末,改宝应州为宝应军,隶宝应军。东南境属高邮县,隶高邮军;建炎四年(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改隶承州;绍兴五年(1135年)承州废,改隶扬州;绍兴三十一年复置高邮军,仍隶高邮军。
元代,东境、北境、西境先属宝应县,至元十六年(1279年)隶安宜府。至元二十年安宜府废,改隶高邮府。东南境属高邮县,亦隶高邮府,上隶江淮行省淮东道扬州路。元末,高邮府为散府,直接隶河南江北行省淮东道。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高邮府降为高邮州,撤销高邮县并入高邮州,隶南直隶扬州府,东南境属扬州府,东境、北境、西境属宝应县,隶高邮州。
清代,东境、北境、西境属宝应县,隶高邮州;东南境属高邮州,上隶江南省扬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隶江苏省扬州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高邮州改为散州,隶扬州府;宝应县亦由隶高邮州改隶扬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东境、北境、西境属宝应县,东南境属高邮县。民国3年6月起,两县皆隶江苏省淮扬道。民国19年,废除道制,改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宝应县先后隶第五行区、第七行区,高邮县先后隶九行区、四行区、六行区、五行区。自民国29年4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为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河以北属淮宝县,隶苏北行署淮阴专区。三河以南东境、西境属宝应县,东南属高邮县。宝应、高邮二县隶属苏北行署扬州专区,1950年1月隶泰州专区。1950年4月,淮宝县建制撤销,境内东境、北境、西境皆属宝应县,东南境属高邮县。1953年1月,二县改隶扬州专区。1958年4月,原属高邮县的东南境划归宝应县,7月,宝应县在宝应湖西地区设立湖西办事处,驻黎城镇,境内皆属之。195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电复江苏省委:“同意在宝应县宝应湖西地区设立金湖县。”金湖县自此建立,上隶扬州专区。
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第100次会议通过在宝应湖西地区成立金湖县。1966年3月,设置六合专区,金湖由扬州专区改隶六合专区。1971年3月,六合专区撤销,金湖改隶淮阴地区。1983年3月,淮阴地区撤销,建立省辖淮阴市,金湖隶淮阴市。
1986年,金湖隶淮阴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金湖隶淮安市。
行政区划
1986年,全县辖镇1个(黎城),乡21个(黎城、官塘、戴楼、金南、金沟、塘、闵桥、横桥、塔集、夹沟、淮建、银集、涂沟、唐港、淮胜、白马湖、前锋、吕良、新农、陈桥、金北),场圃4个(林场、果园、粮棉原种场、稻麦原种场),行政村256个、居委会6个;省属场圃3个(宝应湖、复兴圩、六普),部队农场3个(运西、武警、泗湾湖)。
1986年11月,涂沟乡为方便渔民在县外渔业作业,经县政府批准,在涉渔村村名后冠“渔业”二字,叫某某渔业村,分别是高邮湖、东湖、三河、金宝、夹荡、新渔、复南、白马湖、宝应湖、滨湖渔业村10个。
1987年1月,卞塘乡析出卞塘乡农科队、下塘村第二、第三村民小组291户、831人、耕地53.9公顷,设置新下村;吕良乡析出军舍村王庄、新圩、曹河、坝口、胡庄、仲庄、陈刘、三元村民小组8个、209户、1008人、耕地163.3公顷,设置周圩村。2月,塔集、吕良2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塔集镇区包括东方红村第一、第六组,塔镇村第七、第九组。吕良镇区包括吕良村、吕良蚕桑场、吕良农科站、吕良水产养殖场。
1988年3月,析出吕良镇孙集、周圩、军舍、花园、老圩、傅圩、沿湖、湖滨、高圩、创业、蔡沟村11个,设置孙集乡。7月,金沟、涂沟、闵桥、银集4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是月,全县共有镇7个、乡16个,分别是黎城镇、金沟镇、闵桥镇、塔集镇、银集镇、涂沟镇、吕良镇,黎城乡、官塘乡、戴楼乡、卞塘乡、金南乡、夹沟乡、横桥乡、淮建乡、唐港乡、淮胜乡、白马湖乡、前锋乡、新农乡、孙集乡、金北乡、陈桥乡。8月,陈桥乡析出大园村郭庄、拾圩、新圩、新桥、立新、刘庄村民小组6个、169户、730人、耕地115公顷,设置拾圩村。
1989年6月,夹沟乡高杨村并入三柳村。
1989年7月,撤销黎城乡,其所属区域并入黎城镇。合并后,黎城镇设居委会6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101个,14916户47237人,耕地1732.73公顷。
1992年12月,孙集乡析出孙集村跃进、杨庄、前阳、乔庄、陈庄、陈新、新港、周庄村民小组8个、199户、647人、耕地85.7公顷,设置泽南村。
1993年,黎城镇调整重组居委会:设置劳动桥居委会,合并红旗、向阳居委会和红星居委会部分属地。设置城西居委会。设置桃园居委会,撤销红卫居委会,将其所属与人民路以东、健康路以南、三里桥河以北部分合并。设置城中居委会,撤销新建居委会,将其所属与人民路以西、利民河以南、三里桥河以北部分合并。设置宋坝桥居委会。设置坞墩居委会。闸东居委会依旧。
1997年6月,闵桥镇设置古镇居委会,唐港乡设置港中居委会,金北乡设置金港居委会。
2000年1月,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金沟镇,原金沟镇利东、王湾村划属黎城镇;区划调整后,黎城镇辖居委会7个、行政村17个。撤销金南、卞塘乡,两乡原辖区域与原金沟镇(除利东、王湾村)合并,设立金南镇,镇政府驻金南;调整后,金南镇辖行政村40个。撤销官塘乡,原辖区域并入戴楼乡,乡政府驻戴楼;盱眙县东阳乡永丰村、黄桥村、瓦地村及马坝镇楼庄村划归戴楼乡管辖,调整后,戴楼乡辖行政村19个。撤销横桥乡,原辖区域并入闵桥镇,镇政府驻闵桥;调整后,闵桥镇辖居委会1个、行政村19个。撤销夹沟乡,原辖区域并入塔集镇,镇政府驻塔集;调整后,塔集镇辖行政村23个。撤销淮建乡,原辖区域并入银集镇,镇政府驻银集;调整后,银集镇辖行政村24个。撤销唐港乡,原辖区域并入涂沟镇,镇政府驻涂沟;涂沟镇白马湖村、滨湖村划属前锋镇;调整后,涂沟镇辖居委会1个、行政村24个。撤销前锋乡、白马湖乡、淮胜乡,3乡原辖区域与涂沟镇白马湖村、滨湖村合并,设立前锋镇,镇政府驻前锋;调整后,前锋镇辖行政村29个。撤销孙集乡,原辖区域并入吕良镇,镇政府驻吕良;调整后,吕良镇辖行政村22个。撤销陈桥、新农乡,两乡原辖区域合并,设立陈桥镇,镇政府驻陈桥;调整后,陈桥镇辖行政村25个。金北乡保留原建制,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辖居委会1个、行政村20个。10月,金北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2001年6月,县城区居委会名称嵌入“社区”二字,共涉及居委会7个,分别为劳动桥、城西、桃园、城中、宋坝桥、坞墩、闸东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月,闵桥镇完成并村试点工作,行政村18个合并为9个。撤销渔业村,所属区域划归镇养殖场。
2001年7月20日,县委、县政府启动全县并村联组工作,至8月中旬,全县10个镇1个乡均完成并村联组工作,行政村263个合并为118个;村民小组2187个合并为联组958个。
2002年4月,戴楼乡撤乡建镇,至此,全县下辖黎城、戴楼、金南、闵桥、塔集、银集、涂沟、前锋、吕良、金北、陈桥镇11个。
2003年4月,吕良镇析出吕良村内原吕良村、蚕桑场、农业组,设置泰山居民委员会;原吕良村更名大庄村。9月,涂沟镇撤销新联村,其所属二、十联组和一联组四岔河以西部分划属唐港村;三、四、五联组和一联组四岔河以东部分、六联组青年河以南部分划属新淮村;七、八、九联组和六联组青年河以北部分划属于沟村。2004年,黎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调整为6个: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更名为西苑社区居民居委会;撤销坞墩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其所属并入劳动桥社区居民委员会;城中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桃园社区居民委员会合并,合并后名称为健康路社区居民委员会;闸东、宋坝桥、郑岗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旧。
2005年,全县辖黎城、戴楼、金南、闵桥、塔集、银集、涂沟、前锋、吕良、金北、陈桥镇11个,果园、林场、稻麦原种场、粮棉原种场场圃4个,九里等行政村117个,西苑等居委会24个。
2015年5月18日,撤销银集镇、涂沟镇,设立银涂镇,面积133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
截止2020年全县下辖黎城、戴楼、金北3个街道,金南、塔集、银涂、前锋、吕良5个镇,共有118个村委会、30个居委会。有国有农林场(圃)7个,其中省属农场3个(宝应湖、复兴圩、六普),县属场圃4个(稻麦良种场、粮棉原种场、林场、果园);公司1个(滩涂开发公司);另有部队(武警)农副业(副食品)基地3个(运西、运东、泗湾湖);油田单位2个(江苏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华东石油局试采大队金湖工区)。
以上是 金湖县属于江苏哪个市(金湖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